創黨四年公投上高峯 換班即分裂

創黨四年
公投上高峯 換班即分裂

社民連2006年10月成立,短短四年間已發展為泛民主派左翼重要政治力量,以其議會內外抗爭文化吸引大批年輕人加入,成為中央及特區政府欲除之而後快的政黨。不過,五區公投一役後,社民連勢將進一步壯大之際,卻忽然爆出連串內訌風波,走上分裂之路,親痛仇快。

陶君行去年初接棒任黨主席。

任亮憲去年底發起倒閣失敗。

陶君行:最高興是北京

社民連2006年10月成立,翌年即參與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小試牛刀,派出當時的副主席盧永樂(現已退黨)與前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競逐代表泛民參選資格。2008年立法會選舉,該黨三名核心黃毓民、陳偉業及梁國雄當選,黃更在首次會議向宣讀施政報告的特首曾蔭權「掟蕉」,引入激進議會抗爭手法,此舉雖為政府及建制派猛烈批評,卻吸引一班年輕人支持,黨員數目其後打破一千大關。
到了2010年,社民連及公民黨發起五區公投,反對政改方案,社民連的發展走上最高峯,不少不滿民主黨支持政改方案的泛民支持者,均投向社民連陣營,大有機會於2011年區選及2012年立會選舉增加更多議席。
政改一役後,去年1月陶君行接替黃毓民出任黨主席,社民連內部也開始對區選是否追擊民主黨、成立支部等問題爆發內訌,黃毓民及陶君行的支持者發生罵戰,黃公開炮轟前秘書長季詩傑以黃的兒子在內地藏毒被拘禁的家事,對他作政治抹黑,但支持現領導層的黨員則指摘黃不斷利用網上電台打擊陶君行,又動員任亮憲等支持者發動倒閣、逼季詩傑退黨,想「搞散」陶君行的內閣。
陶君行昨日形容,有關紛爭根本不涉原則及路線問題,現在黃、陳退黨,社民連分成兩大陣營,最高興的必定是北京及特區政府,大大削弱了激進泛民的政治力量。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