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過後 - 鄧達智

煙花過後 - 鄧達智

亞運開幕的煙花輝煌放過便沒有具體地回過廣州。用上以億計的鮮花,假花與煙花襯托花城,未夠牙力爭辦奧運,世博,南方古都總得辦一回星光燦爛縱使亞運始終地區性而非國際性,事實以每天平均花費一億人民幣趕工數年得出的結果,憑心而論遠遠超過一個地區性的盛事,對不少財力人力不足的國家辦個奧運也未必達致同等水平。
但廣州期望辦好亞運回報市民質素提升,市容從此光潔明亮,都會形象確立不再是人家詬病眼中城不是城鄉不是鄉般含糊的目的可會一蹴中的?似乎並不容易,從踏上深圳前往廣州的動車開始,春運進行;兩手以至全身掛滿回鄉過節的禮物遠遠超過民工身材大小甚至能力,大呼小叫擠擁扭打,車未到啟動時刻,難民基因先自發作,小農DNA確非奧運或世博可以一朝清理,更遑論一個亞運?
不過事情去到最差總有向上調整的光明面,從東站下火車,落地鐵;扶手電梯一貫中國人懶散凌亂失卻秩序是沒法改的。排隊進入地鐵,車到;一名80甚至90後男生拖着小女友一個箭步衝上來,本着自己一貫港人冷眼旁觀精神,他愛衝便讓他半步……但站在一旁一對年近七十老伴,婆婆以她鏗鏘標準的廣州口音數落青年:「咁冇公德心,車廂內大把位,爭乜嘢?爭第一?好,畀你第一;後生遙遙睇你好唔好意思……」
上海婆素來犀利,廣州婆不會低過亞軍,尤其解放前已出生的那一批,粵語字正腔圓,硬淨似白燕,慵嗲似梅綺,紅綫女,鬧人用語入骨。……比上海婆更勁,廣州婆不論後生,老嫗,情急或情緒到總會推出性器官助語詞,炒蝦拆蟹極平常。今天阿婆罵後生罵得合情合理合文明,而後生被罵竟然沒有香港仔般牙尖嘴利駁回去,安靜知衰便是一回進步,那是煙花放盡換不來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