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的SteveJobs因病再次放大假。那邊廂,Google的EricSchmidt也突然宣佈,由4月起,LarryPage將重掌CEO的帥印。SteveJobs的健康一直是市場焦點。猶記得11吋MacBookAir的Keynote,在Twitter上許多人都說,留意到教主明顯消瘦了。群眾智慧,原來已經發展到可以望診。
行業成熟後 會在高原停滯
彷彿沒有遺憾的英雄,就不算是完整的英雄。我不是立壞心腸,但是我認為SteveJobs就算這一次再大步檻過,他也要從蘋果的靈魂退出來。
當然,若SteveJobs的身體和精神負擔不了,他勉強下去只會拖累公司。作為創辦人,相信他最希望見到的是蘋果有一天可以走出自已的影子。今天的蘋果正如日方中,無疑是退下來的最好時機。
最重要是,蘋果的未來,已沒有過往那種挑戰性。如果我是SteveJobs,仍然有心有力的話,我會寧願再由零開始。對許多人來說,這個想法可能有點匪夷所思,可是,客觀地看這個行業,暫時能夠被突破的障礙,已被解決得八八九九。
往後的日子,蘋果跟其他競爭對手只會在非常狹窄的空間:速度、容量和續航力3個範疇,有些微寸進。情況有如十多年前的PC一樣:行業成熟後,會停滯在一個高原上好一段日子,等待另一個重要突破。
下一個突破會在哪裏呢?永遠沒有人會說得準,就如十年前正值科網泡沫爆破,恐怕沒有幾個人會想到,十年後資訊科技依舊是熱捧對象。
當時加入Google的EricSchmidt,你可以說他眼光獨到,也可以說他適逢其會。無論如何,在過去十年,他最大的功勞,在於把Google「升呢」成資訊科技界龍頭。可是,近年來Google像其他大公司一樣,跟政治名利圈走得太近,反而跟創新的前沿走遠了,流失了一些人才,光環也漸漸退去。由EricSchmidt回到更年輕的LarryPage,說不定可以像當年SteveJobs回巢中興蘋果吧。
利世民
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