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俠降臨香江,但關燈睡覺前都沒聽到維港兩岸出現蝙蝠燈。這顯然不是因為這裏沒有壞蛋,只是這裏的混蛋很懂得偽裝。不過,本港南斯拉夫球迷卻看得見半山有一顆微弱的紅星在閃爍。
基士文的前南斯拉夫國腳身份,讓筆者和一些Fans很興奮。南斯拉夫國家隊的標誌有紅星、稻穗和火炬,就像當時(80、90年代)很多東歐勁旅一樣,整體有紀律和效率,個人有技術和創造力。
鐵幕倒下社會更自由,足球水準卻不升反降;球員更自由了,創造力卻消失了,這是很多東歐國家的矛盾。這與得不到政府關照有關,球會缺乏資金搞青訓,年輕人也選擇其他職業,導致青黃不接。
南斯拉夫與港足有緣
其實,基士文算不上南斯拉夫足球的代表,甚至是實力倒退的象徵,正如創造力平庸的史坦高域能成為中場核心,高洛文這樣的爛打球員也能打正選一樣。年輕球迷上YouTube重溫史杜高域、波班、沙維斯域等人的片段,就一清二楚。
球迷經常會問以下問題:假如90年代沒有發生內戰,假如南斯拉夫沒有分裂……但在政治和宗教面前,足球根本微不足道。而像香港這樣的商業都市,足球也談不上是種運動,而是一種商業炒作,讓球迷瘋狂,老闆就可以大賺特賺。
南斯拉夫足球和香港很有緣,1995年賀歲盃就是停賽多年後首次參加的國際賽。時移世易,前國家隊射手基士文到南華落班,賀歲盃也變成了亞洲超級球會挑戰盃。
法比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