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粒可能令「天現二日」的參宿四,可說是「獵人腋下的明珠」。古人用想像力把夜空見到的恒星,連線組成不同形態的星座,參宿四就是在獵戶座獵人的腋下,質量是太陽的14倍,在夜空的亮度排第九。
有周期性收縮和膨脹
參宿四是明珠,也是個跳動的心臟,像心臟般有周期性收縮和膨脹,最小時直徑有太陽直徑的700倍大,比木星離太陽還要遠,脹到最大時達1,000倍太陽直徑,幾乎比土星離太陽遠。
參宿四跟其他恒星一樣,有生命周期,活在兩種力量的角力下,一個是令它發光發熱和膨脹的核融合反應,另一個是令它塌縮的引力,當核反應燃料用盡,恒星步向滅亡,結局取決於恒星質量。
恒星核融合反應由最簡單氫核子開始,引力硬生生將氫核子擠壓融合成氦核子,釋放強大能量,膨脹力抵銷引力,令恒星體積大致穩定。但當恒星中心氫燃料用盡,就會轉為以氦融合產生核反應,星球核心的外層溫度上升,星球開始膨脹,但表面溫度因膨脹降低,星光呈紅色,成為紅超巨星,亦是參宿四現時的狀況。
但當核心物質經歷多輪核融合反應變成鐵核子後,融合反應會停止,膨脹力量頓失,恒星核心急劇塌縮,部份能量向外傳,把外層炸散,就是所謂超新星爆炸。炸出來的物質形成不同的原子核,射向太空,成為新星體形成的材料。
這情況會出現於10倍至30倍太陽質量的恒星,更大的恒星在超新星爆炸後,由於質量太大,星球核心在引力下會不斷塌縮成黑洞。質量與太陽相若的恒星,由於質量相對偏小,氫燃料耗盡後雖亦會變紅巨星,但當核反應停頓時,星球核心崩塌產生爆炸的規模較小,最後縮小成白色低亮度的白矮星。
《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