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大,代表機器一定會壞嗎?最近在貝勒大學醫療中心有一篇文章,標題為「StudyofaEuropeanmalechampionin10kmroadracesintheagegroup〉85years」,內容分析長跑耐力賽對長者身體的影響。
文章中被討論的主角,是一位86歲的男子長跑選手,他在丹麥舉行的一場10公里公路賽,以58分01秒贏得85歲以上組別冠軍;更令人欣賞是,他在兩日後再參加半馬拉松賽,結果以2小時17分又再掄元,成為首位85歲以上組別的歐洲雙料冠軍。
賽前,這位冠軍獲邀接受生理評估,他身高1米74、體重73公斤,體質指數(BMI)為24.2,最大攝氧量36mL/kg/min,骨骼肌總重量29.9公斤,身體脂肪比例是18.4%。推算他的最高心跳率是每分鐘134次,運動心跳率可達127次,即是到達他最大運動強度的95%。
他從64歲才開始參加長跑,雖然其跑步速度在過去22年間持續減慢,但他堅持每周有3次一小時跑步練習,並保持良好的運動狀態。統計資料顯示,人體踏入中年後,帶氧運動能力每年平均約下降0.6%;就算是經常有鍛煉的跑手,最大攝氧量在55歲後也會顯著下降。
這位86歲跑手的個案,給予運動醫學和科學界寶貴資料,進一步了解長者運動;所以,適量的跑步其實可以跑出健康來的。
文:雷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