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500的士入氣後死火噴嘴出水 氣味刺鼻 牽涉多間氣站

逾500的士入氣後死火
噴嘴出水 氣味刺鼻 牽涉多間氣站

【本報訊】的士又再集體死火!業界指,近兩周收到逾千宗投訴,司機無論到曾出事的中石化或其他石油氣站入氣後,均發現噴嘴出水的異常情況,部份司機多次撻車也無法啟動引擎,甚至有的士在行駛途中死火。事件涉及至少500部的士。業界指今次徵狀與去年兩宗大型死火事件不同,促機電工程署盡快徹查原因。專家指,死火可能與氣缸遇冷有關,空氣中水份冷卻後變成水點,阻礙噴嘴點火。
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的士司機分會主任杜燊棠表示,本月10日起陸續有司機向會方反映,到港九新界各地的易高、加德士、東方、蜆殼及中石化氣站入氣後死火頻仍,初時以為是正常死火,但扭開噴嘴後發現漏出的並非平常的焦油,而是有刺鼻氣味的水。杜燊棠說:「入氣後熄匙幾個鐘就會咁,我自己部車呢排都試過幾次。」
有司機曾清潔噴嘴,但情況依舊,「有時撻十次八次先開到車」。杜燊棠指,有的士曾在燈位前死火,甚至在行駛時死火,險象環生。新界的士司機協會主席陳樹生近日亦收到有司機入氣後死火的投訴,「收到個案唔多,唔詳盡,會繼續深入了解」。

疑與天氣凍有關

去年初及11月有大批的士到中石化入氣後死火,機電署針對年初事件調查後指,主因是催化器有硫磺沉澱,與供氣無關。今次涉及多個不同氣站,杜燊棠估計可能與天氣有關,但他更懷疑石油氣品質出問題,「未知真正原因,但鑊鑊新、鑊鑊甘,以前好凍都唔會噴嘴出水」。
理工大學機械工程系工程師盧覺強表示,氣站的石油氣缸內通常有兩成為空氣,遇寒冷天氣,氣缸內會出現冷卻的水點,不排除氣站將有水份的氣輸入的士,「但亦可能係的士噴嘴太凍,啲氣入咗去先冷卻出水」。他表示,今次集體死火的原因,需詳細調查。
機電署發言人稱,近一個月熱線只收到一宗死火個案,去年初起一直定期抽查氣站油庫樣本,化驗顯示品質無問題。署方無回應噴嘴出水與石油氣品質是否有關,只呼籲司機盡快安排問題的士檢驗及維修。易高、加德士及東方氣站回應指,暫未收到客戶入氣後死火投訴。
杜燊棠指司機根本不願致電機電署熱線,「成日冇人聽,留言又唔覆」。他將於明天向機電署反映事件的嚴重性,希望盡快開會商討對策。

杜燊棠指,今次死火事件的徵狀與去年兩宗大型死火事件不同,冀機電署盡快徹查。 陳亮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