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西半山「爛樓」THEICON,繼被業主狂轟貨不對辦,再被踢爆公佈的發水面積馬虎到極。發展商榮豐國際委託的建築師,近日突然大幅修改在屋宇署網站公佈的發水面積,少了足足1,500平方呎。
屋宇署昨日更新了THEICON公佈的發水面積。榮豐國際委託的建築師昨日提交了新的發水面積摘要,其中機房及類似設施的發水面積,由原先公佈的5,409平方呎,大幅縮減至3,313平方呎;但休憩設施的發水面積,則由原本的2,643平方呎增至4,061平方呎。發展商原先公佈存在的「額外總樓面面積」865平方呎,在新摘要中全被刪除。連同其他發水面積,最終發水面積由最初2.47萬平方呎減至2.32萬平方呎,少了1,500平方呎。THEICON的准建總樓面面積是3.78萬平方呎,原先公佈的發水率是65%;但經建築師大改後,發水率改為61%。
李嘉誠大宅寫錯地段
屋宇署也更新了長實主席李嘉誠位於深水灣道79號大宅的資料。負責興建大宅的李嘉誠御用建築師凌顯文上月提交資料時,誤將大宅的地段編號寫成鄉郊建屋地段759,又寫錯自己的名字,將姓氏「凌」的英文寫法(Lin)寫少了字母L。他昨日提交新資料,將地段編號修正為756,及改正了英文姓氏串法。
有測量業人士表示,屋宇署近月要求新批圖則的項目,須同時公佈發水面積,相信是因應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大力推動的收緊發水樓政策,可惜署方未有好好把關。今次連串錯誤證明,發展商只需有認可人士簽署文件,就可胡亂公佈發水資料。立法會議員李永達認為,屋宇署有責任規定發展商要提交準確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