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月一場「犀利哥」的風暴,不但徹底地令網絡顛覆了現代人的審美觀,更創造了一批又一批千奇百怪的「網絡紅人」,這批其貌不揚,但言語出位、行為怪誕的無厘頭人物,剎那之間便可在網絡爆紅。然而,身處資訊爆炸的時代,這些霎時紅人,不少在很短時間內,便會被後浪冚過,瞬即便被摒棄遺忘。
近年本地最「長青」的網絡紅人,首推「巴士阿叔」,「你有壓力,我有壓力」的主角陳乙東在嘲笑聲中走紅,之後更要聲言競選特首,至於其他紅人則包括,以英語猛烈批評考官水平低劣及無能的末代會考生Ruby,以及「大鬧元朗聯興行」的港女趙燕萍,還有「我有少少鍾意佢」的萬寧妹妹王允祈。
熱潮一過銷聲匿迹
而在內地,則以紅爆東南亞的「犀利哥」居首,他不但被封為中國網絡第一紅人,亦被稱為史上「究極華麗第一極品路人帥哥乞丐」,其經歷更將被拍成電影,至於其他紅人,如芙蓉姐姐、鳳姐,網絡上的風頭亦一時無兩。
網絡走紅最終依靠的是網民的力量,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何國良表示,網絡上出現的通常是一窩蜂現象,香港人的文化不適合一些較具深度的話題,所以無論正面或者負面。只要不玩深度、快而簡潔,還有是非黑白分白,瞬即便會引來一窩蜂的點擊,但「就算死人冧樓都只係講幾日」,所以網民熱潮一過,無人點擊的網絡紅人便銷聲匿迹。
該校的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則說,香港之外,國內的網絡紅人更爆,除了同樣是一窩蜂的現象,還有傳媒配合全方位炒作,但同樣,網絡紅人紅得快亦退得快,很難常久,通常「笑完、踩完、滿足完就算數。」
反而外國一些網絡紅人,例如靚聲村姑SusanBoyle通常以才藝或創意作為賣點,引來的話題亦較長久。他認為,有人在YouTube表演棟篤笑也算是一種創意,值得嘗試。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