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物騰貴工資勁漲廠商加價求存

百物騰貴
工資勁漲廠商加價求存

面對內地工資不斷上升,原材料價格上漲。要求存,廠家惟有加價。
生產紀念品、飾物和玩具,在東莞設廠的志雄玩具文具製造廠董事總經理趙志雄稱,上個月開始已調高產品出廠價20%,「有些小型配件廠,加價幅度更達100%」!趙志雄言下之意是,已較其他廠家忍手。
趙志雄解釋,「近一、兩個月市場加價得犀利……百物騰貴,樣樣貴到飛起」!
他指普通一個啤工的月薪1800元人民幣,較廣州市提出的最低工資1300元還要高,而且已要求於春節後要加至2100元,相當於加幅17%。
經營成本不斷升,趙志雄稱,一些如鞋帶等小型配件商,產品更由一元加至兩元,加幅達100%。因此該廠於去年12月開始,已向客戶提出將產品出廠價調升20%,「唔加唔接單,頂唔到內地通脹,遲早搬返香港做」。
加價的後果,是客人持觀望態度,「佢哋到其他地方比較價錢」,相信待4月禮品展情況會較明確,「20%的叫價亦是預留議價空間」。這句話,反映趙志雄的加價策略屬「且戰且走」。

加強自動化外判工序

應對成本上漲,除了提高出廠價外,他表示亦改由向原料廠直接入貨,減少中間環節,但原料商要求較大量入貨,因此該廠的存貨增加,「砸死現金,周轉冇咁簡單」!
此外,他又提到要提高自動化程度,減少人手,以及將員工轉為自僱人士,將工序判給他們做。說到底,打工仔要自求多福。
不過,廠家將部份成本轉嫁予消費者亦非行行可以。美銀美林經濟師陸挺指,對於那些產品銷售價格受政府管制的行業,以至很難將成本價轉移給客戶的企業,其毛利率將會受到較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