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正重建為34層高的宜必思酒店,屬港島區舊契重建項目,所以發展規限十分寬鬆。雖然政府近年已經在分區計劃大綱圖加入了高度限制,但發展商仍能用盡地盤範圍內的空間興建巨廈酒店,造成今次民居無法開窗的荒謬情況。
宜必思酒店所在地段上環文咸西街68至74號,屬1860年時代的舊契,原本是商住用地,後來政府修改《西營盤及上環分區計劃大綱圖》,將之改為商業用地,並加入最多120米的高度限制。
發展商計劃在上址興建34層高酒店,除了用盡商業用途15倍地積比率,總樓面面積超過21萬平方呎外,酒店樓高更達141米,比高限120米高出一截。發展商早前便向城市規劃委員會申請放寬高度限制,引起區內居民強烈反對。
靠後加城規條例規管
理工大學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副教授鄧康偉指出,港島區舊契的發展規限一般很寬鬆,例如沒有地積比率或高度限制,主要靠後期推出的《城市規劃條例》進行規管,如修訂分區計劃大綱圖或設定高限等,「越舊嘅地契條款限制越少,100年前(政府)根本冇諗過要限制你起幾高」。
政府對上世紀五十年代或之前舊契重建的規管,近日被質疑漏洞重重。西半山干德道38號「爛樓」THEICON,正是舊契重建項目,由於重建為住宅毋須向地政總署申請預售樓花同意書,發展商即使售賣千萬元豪宅單位,也不用向買家提供售樓書等資料;發展商成立持有地契的空殼公司,也毋須提供財務證明,令重建項目有機會淪為「爛尾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