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環保之名,香港聖雅各福群會企業拓展經理張穎雪(Wendy)兩年前成立慈善二手店GreenLadies,專門收集女士捐出的手袋及靚衫轉售,既為低技術婦女提供工作機會,也希望捐贈者與購買者從對一件衫的感情學會環保意識。
最重要妥善處理衣物
甚麼名人會捐獻名牌手袋或靚衫?Wendy說,立法會議員余若薇和陳淑莊曾捐出具質素的時裝及飾物,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則把當年縱橫中區政府總部時穿着的十多套「戰衣」送出,還有汪明荃演出《我的野蠻奶奶》時候自行訂做的旗袍,「有啲唔想出名嘅名媛,都有份捐」。
從巿場推廣轉職志願機構,Wendy很明白都巿麗人穿衣習性:太多選擇,太少感情。有些人讓一件衫跟自己一世,有些衣服,從開始就被主人遺棄在衣櫃裏。她遇過一位醫生太太,買套裝換季就似蝴蝶天性撲向不同顏色的花叢,貴價歐洲品牌外套,同一款式,同一尺碼,買三個顏色;同款上衣、襯衣、圍巾可達五至七個色彩。太太每季轉換新衣,舊衫平均只有三至六個月的出場機會就要退下戰線,捐贈到二手店後,尋寶客人還以為是公司大減價時趁低吸納的高級貨品。Wendy以體諒角度看醫生太太的購物習慣:「時裝係主觀嘅,好明顯佢係為咗襯衫。最重要係妥善處理唔要嘅衣物。」
一位女教師買衣服情有獨鍾同一圖案,「佢捐出嚟嘅裙都係圓點圖案波波裙,直身裙係波波,半截裙係波波,A字裙都係波波。好多時,女士買衫都唔諗清楚係咪有太多同類服飾」。又有一位學習拉丁舞的太太,家裏的跳舞高跟鞋堆積如山,「以前,佢會剪爛啲鞋都唔畀人」。因為拉丁舞太太以為,不會有人穿二手鞋。Wendy說:「無論幾奇特嘅鞋款或飾物,某啲人去特別宴會都可能用得着。」結果,近30雙舞鞋送到二手店,再次燃亮生命。
男子安心捐亡妻遺物
眾多捐獻者當中,罕有地出現過一位男士。有一天,他駕着私家車,連同一輛租用的小貨車跟在後面,兩車載着超過十個紅白藍袋,裏面全是已乾洗的高級女裝。男士走進二手店四顧打量後說:「啊,呢度原來好企理。」他帶着笑容,安心留下十多袋衣服走了,因為他知道年輕亡妻曾經心愛的衣物,將會得到有意義的安排。
對於Wendy來說,衫越穿越舊,也越穿越有感情,11年前以800元買下來的一套黑色套裝衫褲,每有晚宴或重要場合,就會成為她的戰衣,不作他選。「人對衫有感情係好嘅,擁有時間長啲,要買嘅新衫會少啲,亦都環保啲。」記者冼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