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最重視農曆新年,辦年貨當然是中國人準備過年的頭等大事,海味以及糖果等相關應節食品,是港人每年必買之物。但近年市場增加了一批掃貨生力軍,就是內地居民,令海味價錢拾級而上。
印巴蔗田失收 供應減少
在西營盤經營海味雜貨生意,已有60多年歷史的通泰行老闆李廣林表示,在過去一年,海味平均價格上漲20%至30%,當中以鮑魚及魚翅等貴價海味,最受內地客歡迎,對生意額最有幫助。
不過,他指,一些過年應節食品,來貨價上漲,例如蓮子需要30元至40元一斤,比去年貴3成,主要原因是種植蓮子的湖泊減少,影響收成。另一主要應節食品片糖的價格,同樣受到主要出產來源的巴西及印度的蔗田失收,令供應減少,故糖價去年上升40%。
今年內地多種食品,例如紅豆、綠豆、辣椒等屢次傳出有被人囤積炒賣的情況,令來貨價明顯上升,他大嘆生意難做。由於怕將成本轉嫁消費者會影響銷情,故不能緊隨來貨價的幅度來加價。至於,其中一種被視為內地通脹指標的罐頭食品,他指價格未有太高升幅,但受豬肉價格影響,故他估計罐頭價未來仍會繼續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