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影話:《惡人》好人比惡人更惡

蘋影話:《惡人》好人比惡人更惡

總覺得日本片無論怎爛,都有個譜;因為在日本,爛劇本是沒有可能找到製片人投資的。不像港產片,劇本很爛,依舊完成、上畫、收錢。最近看了幾齣頗受爭議的話題作,例如《死魚》和《告白》,內容或大灑狗血,色情暴力,但觀眾仍會看到故事背後的社會批判意圖,當然也看到編導不同程度的商業計算。

李相日的《惡人》可能片名「惡」到出面,我好驚又好似園子溫的《死魚》,血淋淋的場面在面前晃來晃去。我年輕時的工作經常出入急症室和手術室,甚麼場面未見過!我只是怕那些暴力意識。可《惡人》的主調卻是愛情文藝,殺人事件並非主菜,編導處理情慾和殺人場面,已算非常克制。
我沒看過吉田修一的原著,但如果拿過日本的芥川獎,就應該是文學作品的範疇。嚴格來說,妻夫木聰的殺人犯角色,只是衝動殺人,並非真正惡人。他起碼自食其力,有份工作,亦照顧家中老人。反而是那個闊少爺,好眉好貌生沙蚤,只知吃喝玩樂媾女,終日以侮辱和嘲笑別人為樂。
撰文:黃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