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評山下:內地排洪 港幣貶值 - 黃元山

貸評山下:內地排洪 港幣貶值 - 黃元山

人民幣國際化和香港作為離岸中心的機遇,最初所有人皆以為下一步就是加快所謂「小QFII」的推行。小QFII,是建基於現有QFII(QualifiedForeignInstitutionalInvestors)機制之上,讓機構投資者用境外的人民幣,在有規範的額度下,直接購買境內的A股。
豈料中央突然宣佈ODI(OverseasDirectInvestment)措施,讓合資格的國內企業機構,利用人民幣(毋須換成其他貨幣),直接到境外投資。
ODI比小QFII先行一步,是因為ODI更符合中國國情。

人幣離岸中心伏隱憂

內地流動資金過剩,ODI有助「排洪」,符合國策,也有利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實在是一舉兩得的政策,比當初全港一面倒爭取的小QFII,高出不知多少倍,又一次印證內地政策運用的靈活性。
但這些措施卻帶出了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機遇和隱憂。
要成功建立人民幣離岸中心,單靠香港本地的存款轉換,未必能很快做到一個有足夠容量的資金池。而香港的人民幣資金池,會有一定數量來自內地透過貿易結算和「排洪」(如將來的ODI)。去年下半年,全國累計辦理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量超過3000億元,呈現了幾倍增長的趨勢。
自從去年下半年來,金管局容許人民幣轉賬流通以後,人民幣在港存量大增,至今估計已超過3000億元,是半年前的3倍。而且增長速度正在加快,估計每月平均增長300億至600億元,所以未來的半年內,人民幣在港存量極可能再翻一番。
隨着內地資金有更多管道流到香港(如貿易結算和ODI等),有估計人民幣在港存量可於3、5年內,由3000億暴增至兩萬億元。
目前,香港的貨幣總量約為8萬億元,兩萬億新增的人民幣流到香港(雖然部份是由港幣轉換而來),其功效是擴大香港銀根,可能比美國所有QE加起來的效果更大,導致鈔票更多,變相貶值,不可不防。

黃元山
中大全球政經碩士課程兼任講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
本欄逢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