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大國領袖欠自信答人權問題照稿讀 缺說服力

崛起大國領袖欠自信
答人權問題照稿讀 缺說服力

中國崛起,令國家主席胡錦濤這次國事訪問美國備受關注,國內外都在看,一向魅力欠奉的他能否藉今次訪問展現出大國領導風範。他首次即場接受記者提問、罕有回應中國人權問題,是一次重大突破,中國副外長崔天凱形容他今次訪問是一次重大勝利,但有外國記者認為他的表現仍欠自信。

胡錦濤明年就要卸任國家主席,或許他會想藉今次訪美,在記者會或峯會上好好表現,留下英名。英國廣播公司記者DamianGrammaticas指,在記者會上,雖然他罕有回答中國人權問題,但只是照稿讀,絕對是信心不足表現,而政治家亦欠缺說服力。
對此,專門研究中美關係的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系副教授BarrySautman指出,作為領導人都會事先做好回答的準備和練習,以便被記者提問時可流利回應。他形容胡錦濤一向表現得體,性格冷靜,但欠缺魅力,不喜歡表現個性,因此外訪時不會有預料之外的表現。
北京外交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教授周永生就表示,胡錦濤即場回答記者提問,反映中國崛起的同時,更注重提升自我形象及國際公關。他說:「這對中國領導人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中央到地方的政府過去都只習慣在幕後制訂政策,這次胡錦濤主席落落大方地與媒體互動,是中國公關的一個新動向,一方面是自我形象的改變和提升,適應世界媒體的潮流,另一方面也能讓世界更了解中國。」而胡錦濤和歡送隊伍的小朋友握手等行動,更體現其親民一面。

中國領導人外訪風範-鄧小平
1979年訪美,戴上牛女送贈的牛仔帽,掀起「小平熱」

中國領導人外訪風範-趙紫陽
1984年訪美,表現輕鬆自如,白宮官員讚他魅力十足

中國領導人外訪風範-胡耀邦
1986年訪英,與大文豪莎士比亞故鄉的民眾談笑風生

中國領導人外訪風範-江澤民
1997年訪美,在夏威夷海灘游泳及引吭高歌,表現自我

中國領導人外訪風範-朱鎔基
1999年訪美,以坦率、機智的言談舉止,贏得讚賞

中國領導人外訪風範-溫家寶
2003年訪美,表現一貫親切隨和,予美國人好感

順應潮流與媒體互動

他認為,胡錦濤在首個美國記者問及人權問題時沒有回答,可能是現場安排失誤。他說:「奧巴馬是民選總統,面對公眾問答駕輕就熟,可能回答太急了,結果胡主席有誤會。另外,沒聽說胡主席英文有多好,這顯然是安排失誤。」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認為,到目前為此,胡錦濤此行訪美的表現出親民及平和的心態,體現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形象和地位。
例如人權問題,過去中國領導人通常是迴避及否認,這次胡錦濤則表現坦承,承認中國在人權上仍存在不足,體現大國的胸襟,「也可以說中國的自信心增強了,不過人權問題能否得到落實還必須看行動,否則表態就沒有意思了,會讓人有說一套、做一套」的感覺。
本報記者

奧巴馬在白宮舉行隆重儀式,歡迎胡錦濤到訪。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