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權才有和諧」奧巴馬高規格接待胡錦濤 公開談人權

「有人權才有和諧」
奧巴馬高規格接待胡錦濤 公開談人權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到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是13年來首位獲美國最高規格接待的中國領導人。但崛起中的大國領導人要了面子,中美在人民幣升值、人權問題上的分歧,在他和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Obama)的峯會上,依然欲蓋彌彰,奧巴馬在白宮歡迎他的儀式上更公開說「有人權才有和諧社會」。他為展現大國領導人風範,更首度接受與奧巴馬舉行聯合記者會接受記者的四條提問,但當中兩條圍繞人權的問題,胡錦濤都沒有回應,表現依然封閉不開明。

胡錦濤於美東時間周二傍晚飛抵美國,由美國副總統拜登(JoeBiden)到華府市郊的安德魯斯空軍基地接機,然後再到白宮出席奧巴馬特別為他安排的三對三私人晚宴。到周三早上9時(香港時間昨晚10時),奧巴馬與第一夫人米歇爾(MichelleObama)在白宮南草坪舖開紅地氈,鳴放21響禮炮、奏起兩國國歌、儀仗隊列陣,以最高規格迎接他。
在歡迎儀迎上,奧巴馬先發表演說,指胡錦濤這次訪美將「為未來30年中美關係奠下基礎」。他強調,中美可基於互相尊重下合作,互惠互利,美國歡迎「中國崛起成國際強大、繁榮和成功的一員」。胡錦濤說此行目的是增進互信、深化合作、推動21世紀積極合作全面的中美關係繼續向前發展。

美國牧師馬奧尼前日在白宮前擺了一張空凳,放上劉曉波的照片,然後下跪抗議中國打壓人權。他其後被警方拘捕。
法新社

胡錦濤(左)與小朋友握手,當中有奧巴馬幼女薩莎(右)。
法新社

峯會強調互惠互利

兩人的主調都是求同存異,但奧巴馬在演說中不忘提及人權問題,更不忘就胡錦濤提出的「和諧社會」口號作出評語:「歷史顯示唯有所有國家和所有人擁抱權力和責任,包括普世人權,社會才能更和諧、國家才能成功、世界才能更公平。」
奧巴馬這番言論,預示兩人在儀式後的峯會存在分歧,尤其是中美在人民幣升值、北韓和伊朗問題上存在重大分歧。美國財長蓋特納在峯會前再強調,華府要求中國加快人民幣升值;胡錦濤出訪前表明,中國只會按國情循序漸進將人民幣升值。但胡錦濤今次訪美大派銀彈,至周三公佈已達成總值450億美元的經貿合約,在互惠互利下,美方盡量給爭議降溫。
峯會之後,兩人舉行聯合記者會講述峯會成果。奧巴馬強調,中美合作的夥伴關係,有助美國出口,胡錦濤帶來的經貿合約給美國帶來25萬個就業職位,而中方承諾繼續推動市場經濟、給予在華的美國企業公平地位,而美國承諾秉承一個中國政策。奧巴更重申人權是普世價值,中美會展開人權對話。胡錦濤則強調,中美要互相尊重領土完整性,他和奧巴馬又曾談及兩國經貿問題上的分歧,但一致同意推動經貿合、兩軍擴大交流、反對保護主義、就國際和地區議題交換見。
胡錦濤在此行中,更盡力要展現一個崛起中的大國領導人風範,所以接受了美國游說,在聯合記者會上接受兩個美國記者、兩個中國國記者共四條提問,中國記者包括中國官方中央電視台記者。頭兩條問題由美國和中國記者發問,問對北京來說敏感的人權問題,也有問題中美人民交流和中國和平起對美國及世界有好處

奧巴馬在白宮南草坪為胡錦濤舉行隆重歡迎儀式,播放兩國國歌。
美聯社

歡迎儀式其間,胡錦濤與奧巴馬一同走過白宮南草坪。
美聯社

聯合記者會 胡迴避人權問題

奧巴指美國應鼓中國推進人權自由,但胡錦濤起初指聽不到繙譯,所以沒會回答,後來在記者追問下,只說他和奧巴馬在會談中已就人權問題有共職,而中國人權發展需符合國情。據無國界記者組織揭露,這場聯合記者會可能是一場戲,原來奧巴馬政府准中方一起籌備,只有「官方記者」提問。不論是否屬實,胡錦濤在記者會上迴避人權問題依然不夠開明開放。
胡錦濤其實甫抵美已開始努力展現現領導人風範,甫下機即親吻迎接的小朋友,在白宮歡迎儀式更跟美國國務卿希拉莉(HillaryClinton)來一個熱情的西式擁抱,更隨奧巴馬一起跟列席的美國人和中國僑民握手,但畢竟不慣親民,當奧巴馬與民眾一邊握手一邊侃侃而談,胡錦濤除了握手之外只有拘謹的笑容,握完手更緊張得抿着嘴。
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中新社/英國《泰晤士報》

胡錦濤正與美國國務卿希拉莉熱情西式擁抱。
路透社

胡錦濤跟奧巴馬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舉行雙邊會談,兩人握手合照。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