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觀察:內房續調控 邊際效用減 - 陳建良

財經觀察:內房續調控 邊際效用減 - 陳建良

周二,筆者提到「土地使用期限到期時,無償收回」這個市場驚嚇,今天繼續探討內房。在經濟學上,有所謂「邊際遞減定律」,即隨着投入增加,邊際效用會逐漸減少。套在現實世界,不少人指出QE2的效用定必較QE1低,也有言論指投資者將於2011年慢慢「適應」內地加息,股市將拾級而上。但較少人談及的是,相關理論似乎亦適用於內地樓市。
去年上半年,內地形容為「史上最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出台,樓市是過了數個月冰河時期,但從9月份開始,即使陸續有新措施出台,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還是連升4個月,而下半年的銷售金額,亦較上半年增逾50%。
市場的解讀,當然包括剛性需求旺盛、流動性充裕、熱錢流入等等。但筆者相信除上述原因外,還有市場改變預期,漸漸將房產調控視為常態。
房產調控對房價的影響,是相對短期的,房價走勢主要還是取決於市場的變化。原來預期調控只是短期措施的投資者,現在都慢慢形成了政策環境將長期面臨偏緊的預期。所以即使房產稅出台,市場也彷彿一切都在意料之內,除了周二所提的「政府可於土地期限到期時,無償收回」這個大驚嚇外,其他招式似無大反應。

視為常態早已預期

今年起市場對政策風險已因預期改變,而慢慢產生抗體。房價走勢將取決於3方面。一是流動性,熱錢持續流入而得不到有效疏導,可能進入房產市場,推高房價;二是供求,去年商品房銷售10.4億平方米,竣工不過7.6億平方米,如果今年落成量不快速增加,房價上漲壓力依舊巨大。
三是預期,負面因素漸失作用,正面因素卻在發酵,房價將何去何從?不如先觀察內地民眾的反應。去年中調控政策剛出台時,成交是一片水盡鵝飛,代表民眾預期房價會跌。現在呢?房產稅試點計劃一出台,民眾卻勇於買樓,值得深思。

陳建良
寶來證券(香港)資產管理部投資管理董事
本欄逢周二、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