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命運共同體 - 顧鴻飛

中美命運共同體 - 顧鴻飛

胡錦濤訪美,奧巴馬擺出一副好客姿態,「胡奧會」當然會有好消息,一切都已在幕後談好,只等兩個主角上場而已。
中美關係到今日,已經無關意識形態,只關雙方的根本利益。外交的較量,最終取決於內政。回顧三十年前,兩國強弱懸殊,美國不是今日的嘴臉,中國也不是今日的姿態。現今中美兩國互相需要,中國離不開美國,美國也離不開中國,兩國命運已經互相扣在一起。
所以不管是內地還是海外的中華憤青,即使愛國情緒高漲,恨不得在地球上將美國抹掉,到頭來,還不免因為中共對美的忍讓政策而氣短。否則,人家美韓軍事演習搞到你家門口來,耀武揚威,你怎麼沒有出兵阻攔?人家日本把軍艦開到釣魚島,你怎麼只去了一艘漁政船,還要未等看到釣魚島就識趣地掉頭回航?
實際上,中美固然互相以對方為假想敵,但在現實環境下,這個「假想敵」將長時間處於「假想」狀態,因為事到如今,中國與美國,已經誰也離不開誰。
中美如果交惡,中國便失去美國這個最大的市場,而美國又將失去中國這個最大最便宜的加工廠,從長遠來說,也連帶失去中國這個更大的市場。美國重病初癒,正待固本培元,只要稍有一點大意,便將雪上加霜,令國勢一沉難起。至於中國,雖然現在有錢了,但內部問題積重難返,如果經濟不出大事,政治和社會難題還有指望慢慢調理,萬一經濟滑坡引發政治災難,那更加不可收拾。
因此,中美雖然磨擦不斷,但彼此都投鼠忌器,雙方都想為自己爭取更大利益,但都在看對方臉色行事,又要將彼此的矛盾控制在不激化的程度之內。也就是說,談談打打,時好時壞,你進我退,我進你退,壓力不能沒有,但也不可太大,做一點小動作難免,大動作便可免則免了。雙方都在走鋼線,努力保持平衡,只看誰先摔下去。
說一句不好聽的,今日美國如真的「唔掂」,只怕中國還真要出手打救她;而中國如果「唔掂」,美國即使不想打救,也很難隔岸觀火私心竊喜,因為中國一垮,沒有人知道世界會發生甚麼事,而那時的美國,會不會被中國大地震引發的海嘯淹沒,那也還是未知之數。
中國的如意算盤是,與美交好爭取時間,療治內部傷痛,等國力更強大起來,再與美國平分秋色;美國的如意算盤是,與中國交好爭取時間,把自己的病治好,靜觀中國內部的劇變,等待中國政治上革故鼎新,納入西方價值系統之內,那時的世界便沒有兩個陣營之分。
對中美兩國來說,當前最好的就是維持現狀,美國要等自己好起來,中國也要等自己好起來,誰也不敢輕舉妄動。因此,東北亞的軍事演習也好,賣武器給台灣也好,都是美國的姿態,端看中共如何回應。但真的與中國打一仗,拼個魚死網破,這種膽識別說奧巴馬沒有,以後的美國總統也不會有。
至於中國,在西方勢力的包圍圈內,暫時也沒甚麼辦法,只好且戰且走。中美關係壞不到哪裏去,也不可成為甚麼盟友,兩國在暗中較量,看誰跑得快,好得快,只想佔上風,而不敢動甚麼取而代之的主意。

顧鴻飛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