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元昨日繼續回落,加上市場憧憬經濟持續復蘇,令資金流入商品。當中以金屬表現最標青,白金揚至30個月高位,銅價更再創歷史新高。但不少專家大派定心丸,表示以史為鑑,商品漲價是經濟加快增長的先兆。
追蹤美元兌6種主要交易貨幣的美滙指數,昨日一度下挫0.66,至78.303的兩個月低位,刺激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價格水漲船高。白金現貨一度升1.3%,高見每盎斯1849.28美元的30個月高位。而現貨金亦曾升10.75美元,高見每盎斯1379美元;銀價更曾漲2.2%,報29.5075美元一盎斯。
烏克蘭失收小麥揚1.9%
倫敦三月期銅則曾揚0.8%,至每公噸9781美元的新高,其他基本金屬則升約1%。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昨開始訪美行程,市場憧憬人民幣會加快升值,中美經貿關係亦會有所改善,令中國對美國農產品的需求大增,刺激玉米三月期貨一度升1%,至每蒲式耳6.6625美元的30個月新高;大豆三月期貨亦曾漲1.3%至每蒲式耳14.3175美元。烏克蘭國家統計局日前宣佈,當地去年的小麥收成跌近兩成至1680萬公噸,成為價格上升最新催化劑,小麥三月期貨昨曾揚1.9%,至每蒲式耳8.08美元。
眼見商品價格於過去一年急速攀升,有分析擔心會推高企業營運成本,對美國的經濟復蘇構成嚴重威脅。不過,MKMPartners首席經濟師MichaelDarda指出,借鑑歷史,商品價格與美國的工業生產、國民收入以及股市走勢同步,故商品價格上漲,只是顯示需求上升,而非反映經濟即將轉弱。IHS首席經濟師NarimanBehravesh更表示,商品價格上揚是復蘇步伐加快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