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牌背後】當一班尊貴議員埋怨政府對運動員支援不足,22歲的香港泳隊代表施幸余以行動證明,埋首練習之餘,也可好好規劃自己前路。有別於大部份泳手游向美國,施幸余選擇背靠祖國,兼讀南昌大學及北體大學士學位;這位亞運兩銅得主說:「有人選擇學業、游泳平均發展,我就落重注在游泳上。」記者/攝影:徐嘉華
除夕前一天,在紅磡火車站碰見施幸余一個人拖着行李喼,趕搭火車到深圳,再轉機到南昌大學參加該校的除夕慶祝會;才知道她去年以南昌大學學生之名參加江西省運動會,還在100米蝶泳做出省紀錄(1分01秒43)。
獲南昌大學青睞
施幸余與中國的大學結緣,是香港游泳總教練陳耀海(陳sir)的建議,她在仔細分析後,決定棄美親中:「曾有3間美國的大學向我招手,但06年暑假去過柏克萊練了三個星期水,不太鍾意那邊的生活方式,我不想離開屋企太遠,寧願找較近香港的學校。」
藉出色的游泳成績,施幸余贏得南昌大學的青睞,於09年註冊成為其「體育教育學士」學生;她在09年遇上東亞運,去年又要備戰亞運,所以遲遲未上課,她說:「是南昌大學給我學籍的,不用學費,他們想我代表學校出戰去年的『江西省運動會』,幸好我拿到100蝶及200自冠軍,還破了省紀錄,今年我可藉此幫香港游世大(今年8月深圳),好期待,希望可爭牌;至於南昌的學位,有機會我會去讀。」
為增值兼讀北體大
04年為備戰雅典奧運曾停讀中四,中五會考撞正06多哈亞運(奪接力賽銅牌)、08年中七高考又撞北京奧運(但落選),人生兩個大考試都錯過了,施幸余沒半點後悔。她在08年3月中七後轉做全職泳手,強調破紀錄的快感,在學業上找不到。
去年9月施幸余再報讀了體院協辦的5年制「北體大」遙距學士課程(詳見另文),每星期在體院上課3天共12小時,她指讀北體大是想增值,最重要還是游泳:「我不知會游多久,只知現在還有很多進步空間。」
後記:想超越蔡曉慧
很多人把施幸余和大她5年的女拔萃師姐蔡曉慧(右)比較,其實有點不公平,「我讀女拔中一時,蔡曉慧已經是中六生,而且是校內泳隊的隊長。」問她是否以蔡曉慧為目標時,施幸余想也不想就說:「我想成就比她更高。」施距離蔡曉慧26歲退役之齡還有4年,大家拭目以待。
施幸余小檔案
年齡:05/03/88(22歲)
身高:1米68 體重:56公斤
現職:全職泳手(兼讀北體大一年級)
開始游水:小學三年級
加入港隊:00年
主項:100米蝶泳及自由泳(6項香港短池紀錄)
威水史:
10廣州亞運2銅(2項接力賽)
09香港東亞運2銀1銅(3項接力賽)、越南亞室運3金4銀1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