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迪士尼樂園人均消費升7%,雖然當中未計及CPI上升因素,只係見EBITDA轉虧為盈已先飲得杯落,一年520萬人次入園唔係嘢少,香港納稅人唔需要擔心再為項目揹飛,庫房止血,只係仲未重新長肉。
迪士尼樂園最值錢當然係佢塊填海地,絕對有地產概念,如果拆咗佢,阿B就少個發洩精力嘅地方;既然米已成炊,港人係唔係應該學習接受現實,一齊幫佢諗諗搵錢大計,例如與美贊臣合作生產專為香港迪士尼樂園而設嘅奶粉,抄足海洋公園招數,實行有樣學樣最緊要受,令自由行家庭更有被關愛感覺之餘又有多一個賣點。
其實唔止內地自由行客,連印度客都應吸嚟玩埋一份,雖然印度接近11億人口比唔上中國13億(有說14.9億更近磅),社會發展水平亦較中國落後,但人口結構卻較中國年輕,生育率一向高,皆因沒有一孩政策;直至09年,印度供養老人比例只有8%,中位年齡25歲,中國則為34.1歲。
印度人口普遍年輕
想不到香港原來有個極具金磚國概念嘅樂園;至於東面靠攏東京迪士尼,西面靠攏巴黎迪士尼嘅俄羅斯,常住人口原來只有約1.5億,少年兒童比例約為15.6%,食盡金磚四國中最勁揪嘅兩個國家。根據德國世界人口基金會去年底發佈數字顯示,估計指今年全球人口將超過70億,香港迪士尼已成功盡攬當中超過3成人口,而且細路要嚟玩都肯定要有大人陪同,捉到鹿識唔識脫角好睇管理層嘅腦袋。香港政府前年把62.5億元壞賬資本化,兼要以債換股擴建迪士尼,被指洗濕咗個頭被美國佬搵笨實,增加三分之一面積起多3個主題區,多啲刺激機動遊戲當然會增加吸引力。
作為一個號稱國際金融中心,既然腸衣、拖鞋、膠喉都可以成功上市,點解透明度咁高,日日俾你數到人流嘅迪士尼唔可以?內地連榨菜股都炒上100倍PE嘅小散,又點會抗拒呢隻金磚概念股呢!
胡孟青
作者為獨立股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