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治療黃金期24月

類風濕治療黃金期24月

【本報訊】類風濕關節炎可令患者失去工作能力。醫生指,類風濕關節炎病發首兩年是治療黃金期,及早治療可預防關節變形,否則畸形關節無法逆轉。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會有關節疼痛、腫脹及早晨起床關節僵硬的「晨僵」問題等,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和工作。

「痛到寫唔到字」

06年病發的梁女士昨談自己的病情時不禁嗚咽,「痛到寫唔到字,開鎖都扭唔到鎖匙」,最初梁以為自己只是關節勞損退化,幾經檢查才能確診,本任職服務性行業的她被迫辭職。
另一患者潘女士則於兩年前發病,任清潔工的她連毛巾也扭不到,惟有請假養病。
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李國銘指,類風濕關節性患者多在30至50歲病發;該學系進行研究,比較九名由風濕科專科醫生診治及定期覆診的類風濕關節性病人,與10名在公院專科門診接受不定期覆診的病人,第一組病人的質量調整生命年較另一組高0.2分,越高分代表病情控制越好。
該學系另一項研究將40名患者平均分成兩組,一組接受傳統抗風濕藥,另一組接受傳統藥物與生物製劑,結果一年後第二組有35.7%患者症狀緩解,較第一組的25%高。李說,研究反映定期監測病情和適切用藥,均對病情有幫助,病發首兩年接受治療,也可預防關節變形後無法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