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去年發生銅礦滲漏事故,引發重大環境污染的紫金礦業(2899),雖然已被政府處罰逾千萬元(人民幣.下同),惟市場認為刑罰過輕。紫金昨日卻突然發表公告,指副總裁陳家洪及李四德已因個人原因請辭,雖然通告未有透露其請辭原因,但市場一般相信,二人是要為去年滲漏事故負上責任,為紫金目前因事故問責而落台的最高級管理層。該股昨收6.72元,微升0.3%。 記者︰陳韻妍
通告指,公司已收到陳家洪及李四德的書面辭職報告,董事會亦同意兩人辭去副總裁職務,陳家洪及李四德所負責的工作已平穩過渡,辭職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影響。
利減輕集團政府色彩
陳家洪自94年加入紫金,曾任紫金山金礦礦長,06年起擔任紫金副總裁,去年7月因滲漏事故被刑事拘留,是紫金被刑事拘留的第一位高官,因此他請辭屬市場預期之內。
至於李四德,他加入紫金前曾任職於國家黃金管理局、冶金工業部黃金管理局,03至05年於中國黃金集團任職工程師和投資決策、安全和預算考核委員會副主任。
由於紫金多名高層是地方政府高官的特徵,一直成為外界焦點,更被市場懷疑可能與刑罰過輕有關,故李四德辭職或有助紫金減低其政府色彩。
去年10月,福建省環境保護廳向紫金罰款956.31萬元(人民幣.下同),董事長陳景河、常務副總裁兼紫金山金銅礦礦長鄒來昌分別罰款70.6萬和77.97萬元,但罰款總額相對去年賺35.5億元的紫金,佔不足1%,故市場一直認為刑罰過輕,要求加大處罰力度。今次陳家洪及李四德兩名高官辭職,難免令人覺得是紫金為平息外界憤怨,自行問責的舉措。
罰款佔盈利不足1%
紫金旗下福建上杭縣紫金山銅礦去年7月發生滲漏,大量酸性含銅污水流入河流造成污染,導致大量養魚死亡,當地居民不敢喝自來水,紫金更在廢水滲漏後9天才披露事件,引起外界譁然,事件其後越演越烈,並在國務院要求下,由三部委組成聯合工作組調查事故,數名較低級別管理層亦因此落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