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大戶支撐之下,恒指昨只是下跌0.5%,跌幅不大,恒指能支持得住,主要依賴本地地產股。上周末,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又創1997後的新高,更上破90點,超越去年11月財政司司長推出打壓炒家措施之前的指數,這對本地地產股而言是好消息。
H股也不是全面下跌,聯塑(2128)更是再創歷史高價。前一陣子,聯塑大股東批舊股套現,導致股價急跌,當時我寫了一篇文章說我依然看好這隻股,買股票一定要保持淡定,別因股價突然急跌而慌張,上海市落實大建保障房對聯塑及其他建築材料股而言是好事,可以逢低增持。
2007年,廈門港(3378)股價最高峯時是3.27元,2008年金融海嘯後,跌至0.8元,2009年4月底,陳江第三次會談,奠定全面三通,5月份廈門港股價由4月份的低位0.86元一口氣升至1.88元,升幅超過一倍,但之後無以為繼,反覆調整至2010年5月的1.21元才站穩再度回升,但是股價至今依然無法超越2009年5月的高位。
經濟力量勢超政治考慮
2008年,馬英九上台,不少人,包括我在內,對兩岸三通抱着很樂觀的預測,而實際上,兩岸三通儘管已經通了,但進展很慢,直航收費非常貴,海峽兩岸的海運也同樣一波三折,海峽兩岸很積極地希望盡快推動。惟馬英九卻採取非常謹慎的態度來處理兩岸的交往,馬英九起用李登輝的台聯大將賴幸媛為陸委會主任已說明馬英九的政策,這是廈門港遲遲無法起飛的原因。
不過,海峽兩岸的交往是肯定要加速,台灣沒有條件放棄大陸13億人的市場,當年陳水扁主政時,天天喊台獨,但是,陳水扁執政8年,上海、長江三角洲來自台灣的人口增加至100萬人,經濟力量會超越政治的考慮。
曾淵滄
作者為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