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透視:BP與敵同眠換鑽油入場券 - 李大同

環球透視:BP與敵同眠換鑽油入場券 - 李大同

深受墨西哥灣漏油危機困擾的英國石油(BP),上周與俄羅斯國營石油公司Rosneft達成股份互換協議。有報道指出,BP是次透過持有Rosneft股份,已可取回因賠償漏油事故而賣出的石油,價格更便宜近半。不過,BP行政總裁達德利與敵同眠,換取在北冰洋深海鑽油的入場券,未必如外界般認為,是一宗互惠互利的交易,未來BP須步步為營。
大同的思維並非仍然維持在冷戰時代,但若我們細看達德利的經歷,就知道他這次部署良久,為得虎子而入了虎穴。
達德利曾經是BP與四大俄羅斯石油寡頭合組的TNK-BP行政總裁,俄羅斯合夥人08年指控達德利,對企業發展的態度未見中立,似在處處維護BP股東利益,遂要求達德利下台。不過,他拒絕辭職,BP在俄羅斯僱員就陸續被當局控以工業間諜活動罪,又派秘密警察翻轉BP辦公室。達德利最後弄得要挾着尾巴逃走躲藏起來,以逃過當局不斷的騷擾。

舵手宜平衡各方利益

故事說到此,大家都認為,達德利與俄羅斯的關係搞得不歡而散,再合作機會不大。然而,奇怪的是,今年7月墨西哥灣漏油事故,令前行政總裁海沃德被迫下台,換上俄文流利的達德利上台,其中一個最先恭喜他的,竟是TNK-BP主要股東之一的俄羅斯寡頭MikhailFridman。更有趣的是,海沃德離任後,不只可繼續獲得161萬美元年薪,還獲派擔任TNK-BP董事局成員,原來是為交易當先頭部隊。
根據09年數據顯示,荷蘭皇家殼牌磡探發掘石油的速度,是產出的兩倍;但BP的儲備替代率只得129%,略遜於美國油企埃克森美孚。加上去年發生的漏油生態大災難,估計BP因此賠償400億美元,股價距離事件發生前仍下挫逾2成。BP若要逃過賣盤的命運,開發新油田增加儲備是辦法之一。為了拯救BP,達德利最後選擇與俄羅斯合作。
前車可鑑,與BP進行股份互換的國企Rosneft,03年被政府安排吃掉尤斯科(Yukos)的資產,一躍成為石油巨頭。控制尤斯科的人乃正受牢獄之苦的俄羅斯首富霍多爾科夫斯基。
俄羅斯在對待外資時態度予取予求,BP宣佈與Rosneft合作消息傳出後,亦即時撥動了美國神經,BP是美國軍方最大的燃料供應商,有議員便促請當局調查交易是否影響美國國家及經濟安全。看來BP舵手需要在平衡各方利益上有很高造詣,最後才不會弄得焦頭爛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