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出事疑因慳錢減維修

頻出事疑因慳錢減維修

【本報訊】過去10年,銀行自動櫃員機多次發生故障,單是滙豐及恒生銀行就曾經發生至少四次系統癱瘓,最嚴重的一次長達4小時。城市大學電子工程系副教授鄭利明認為,近年銀行櫃員機頻頻發生大小事故,不排除與維修保養不足有關,「可能為慳錢,銀行將維修外判,又或者減少維修保養次數,咁就會影響櫃員機服務質素」。
2001年6月1日下午滙豐及恒生共用的電腦系統發生故障,兩總行及全港分行服務癱瘓兩小時,360多家分行的電腦交易系統、470多部自動櫃員機、電話理財服務及網上理財系統全線「死亡」,27萬客戶無法在網上買賣股票。銀行即時改以人手處理交易,銀行大排長龍。

2002年曾癱瘓4小時

時任滙豐銀行主席艾爾敦否認是黑客入侵,銀行事後解釋是電腦主機冷卻系統失靈,主機過熱自動關閉所致。
事隔不足一個月,同系100部櫃員機出現「慢機」,當時滙豐曾成立專責小組調查原因,銀行解釋,連接電腦及櫃員機的電訊網絡設備系統不穩定,令櫃員機及櫃台服務受干擾。
2002年9月15日,兩間銀行「突破」失靈紀錄,櫃員機癱瘓4小時,不能轉賬提款,銀行事後解釋通訊系統出現問題,懷疑主機間歇性接收不到櫃員機的訊息或接收中途斷線。
2003年4月12日,全港900多部滙豐及恒生櫃員機下午3時半出現故障,系統癱瘓24分鐘才回復正常,「易辦事」服務同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