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上周五調高存款準備金率,專家相信對中港股市衝擊不大,恒指在24000點水平支持力強。惟加息陰霾不散,大市難有突破性發展,且在政策風險困擾下,內銀及內房股將首當其衝,成為淡友力質對象,短期內弱勢難改。
記者:黃武榮
調整後,大型內銀準備金率已達19%歷史新高,工行(1398)、建行(939)及中行(3988)已用盡超額存款準備金率,部份如招行(3968)等中小型銀行,已要額外存放準備金於人行,變相令借貸減少。
獨立股評人陳永陸坦言,今次提高準備金率,主要針對市場熱錢過多,冀通過政策收回部份流動性。由於周四內地公佈通脹數據,且春節前夕百物騰貴,估計加息隨時殺到,對中資股尤其是內銀股,會構成一定負面影響。
去年加準備金翌日3升3跌
瑞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汪濤相信,為讓信貸平穩增長,接下來人行會採取差別存款準備金率,而2月春節後,人行很大機會加息,里昂則估計春節前會先行加息。
統計去年六度調高準備金率後,港股翌日共錄得三升三跌成績,如睇長一點,緊接5個交易日表現則差強人意,平均跌幅超過2%。按板塊劃分,以內銀及內房股表現最差,跌幅分別接近3%及3.5%。
康宏證券及資產管理董事黃敏碩指出,人行已預警會實施差別準備金率,預期今年貨幣緊縮力度或進一步收緊,而上海市透露會做好房產稅改革試點準備工作,可能令樓市調整步伐加快,對內房股不利。
主要藍籌上周五在美國預託證券(ADR)靠穩,滙控(005)ADR升見87.3元,較港高0.55元。統計十隻重磅藍籌,合共推高恒指約40點。
港股單周吸資2000萬美元
追蹤逾2000億美元離岸亞洲基金的EPFRGlobal透露,截至上周三止,香港股票基金共錄得約2000萬美元淨流入。黃敏碩指出,亞太區部份資金已輾轉流入本港,熱錢充裕,這對作為資金市的港股具有支持作用,可抵銷調高準備金利淡消息。
港股上周企穩二萬四樓上,投資者信心趨強。蘋果散戶調查顯示,看好後市的散戶指標上周報21.43,較前周的17.05回升。有意入市者比例亦由前周的3.45%,倍升至7.35%;有貨在手的散戶比例則由前周的50.29%,微升至5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