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一對夫婦,原本育有三子一女,女兒夭亡後,決定再生一個女兒,彌補喪女之痛。兩夫婦通過人工受孕懷了一對孖胎,當發現胎兒性別為男性後,不但終止了妊娠,更入稟法院,希望在下一次人工受孕時可選擇胎兒性別。
這件事上,中國人更傾向於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不跟官府糾纏,比如懷孕後檢測胎兒性別,再選擇要或不要,像上述澳洲夫婦對待腹中孖生男胎那樣。或者連產前檢查都免了,等孩子生下來,直接望一望胯間,再決定要或不要。不要的話,也有選擇,或棄之,或殺之。大陸農村男多女少的原因正在於此。
所以,我最討厭的其中一句話便是「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父母,是給予子女生命的人,可不同的父母,給予子女生命時其實有各種各樣自私的動機和理由。中國人要男嬰,是為了傳宗接代,繼後香燈,在農村,更直接功利的目的是要一個壯勞力,還是養老保障。上述澳洲夫婦,要的是精神慰藉,用一個女兒,取代另一個女兒,彌補他們的痛憾。看,孩子在這些父母眼中,根本就不是獨立的、平等的、值得尊重的生命,而是工具,是替代品。還有一種父母,明明自身攜帶遺傳病基因,不適宜生兒育女,仍一意孤行,要圓做人父母的心願,讓孩子生下來便慘受病痛折磨,父母卻很悲壯地想,我們為照顧病兒心力交瘁,這樣的愛,真偉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