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家寶疑遭親人性侵犯,據母親黃小姐表示,緣於女兒一次洗澡時,不經意向外婆透露事件才揭發。防止虐待兒童會總幹事雷張慎佳指出,兒童遭受性侵犯,未必會主動告訴家人,父母可從子女日常的身心行為了解,若證屬實,應及早報警求助,但切忌誇大其事。
防止虐待兒童會09至10年度共接獲41宗涉及兒童性侵犯個案。雷張慎佳說,未有數據顯示單親家庭兒童受性侵犯的風險較高,「無論家庭內外都要份外小心」。
家長應留意日常行為
雷張慎佳指即使父母離婚,也有共同責任管養子女,若懷疑子女受虐待,可留意其私處有沒有紅腫、不規則排泄或身體瘀傷,甚至校服有否出現不尋常污迹或血迹等。
雷太指出,若單親父母任何一方與子女同住,也要留意子女的日常生活,如睡覺時會否突然驚醒或恐慌,或害怕與某些家庭成員見面等,此等迹象均可能顯示兒童遭施虐或性侵犯,應主動尋求協助,「唔好拖延,對兒童傷害更大」。但她強調,父母不應草率定論,甚至把事件誇張化,「對細路仔或被懷疑嘅人都唔公道」。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