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上周五高見6.5896元,首度突破6.59水平。人民銀行去年6月19日重新啟動人民幣滙率形成機制,若以滙改前中間價6.8275元計,意味在新一輪滙改7個多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升達3.45%。原因何在呢?
港交所中銀受惠
筆者去年撰文《港股走勢有大變數?》曾指:「從內地現時實質負利率,亦即存款利息不能跑贏通脹情況下,加息亦是無可厚非……由於是次(即對上第二次)加息,並未有上調活期存款利率,對活期存款比例相對較高的內銀股來說,反有擴闊息差效果。」從人行上周五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以及對上一次加息來看,筆者預期亦已成真。人行過去一個月的舉動,反映人民幣走向國際化之路,正在加快速度。
溫州上星期發佈《溫州市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方案》,個人境外直接投資每年上限金額2億美元。上周四人民銀行以「一號文件」公佈《境外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啟動人民幣境外直接投資試點,規範銀行辦理境外直接投資(ODI)人民幣結算業務。中國銀行(3988)美國紐約分行,更可提供人民幣交易服務,變相放寬當地企業和個人買賣人民幣。
從上述政策分析,以溫州作為試點,讓人民幣兌換成其他貨幣,在境外進行投資,無疑對港股帶來正面影響。08和09年內地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總額,分別高達559億美元及565億美元,當中69%及63%是投資到本港,或經本港投資到其他地方。再往前走,當然是境外人民幣可在特定基礎上,直接投資內地人民幣資產。市場憧憬有機會在首季,把內地投資物業分拆成為首家本港上市人民幣計價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的長實(001)、受惠於人民幣REITs及股票將登場的港交所(388),以及作為唯一人民幣清算行的中銀香港(2388),當然可望繼續受益於人民幣國際化。每一次獲利回吐,都是吸納時。
黃德几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董事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