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sonAu,BiencaKwan兩位讀友:見字請即備妥慰問「卡」或「信」,信封封面註明:《蘋果日報》副刊,「名采版」編輯先生,煩轉陳學殷小姐收。
我會另行致電「名采版」編輯,商議轉信方法,何者最好:
(1)由「名采版」轉交「港聞版」,查找陳學殷監獄名稱地址,另用《蘋果日報》較大信封,將讀者來信轉寄正確目的地。
(2)由「名采版」轉交《蘋果日報》主筆盧峯先生(「長腿叔叔變金魚佬」作者),再請盧峯先生選擇最佳方法轉寄陳學殷。希望盧峯先生不會介意,但昨日陳學殷剛被宣判入獄,香港市民的慰問能越早送到她手上,越能及早稍減她的委屈與淒酸。
至於「進一步多媒體」江瓊珠和我,其實多年來我們只會着緊探貓探狗,後期才頓悟應該也探探(或許不認識的)人。但時間精力有限,江瓊珠時時出差不在香港,不巧我是個聲名狼藉的「大拖派」,填稅表都試過遲交票控上庭罰款的,因此自從「徐伯事件」,我就渴望有個(不一定要正式組織的)「慰問小組」,能在急需之時,分工接力輪替。
謝謝Alleson,Bienca,和退休精神科孔醫生。
江瓊珠日內另行找到監獄名稱,當雙管齊下。
Bienca同時想寫信慰問另一位受了委屈的年輕人梁俊傑,【Bienca說:「他每天做兩份工,送石油氣及清理垃圾,而他父親還常常埋怨他無用,以至他因推撞父親而導致父親死亡,呢d真是很可惜的事情,希望您能告訴我如何可以寫信俾佢地」】—由於案件並非最新,我必須「努力」再去麻煩老好朋友藍石了。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