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府昨宣佈,由於在2001年11月1日前有大批申請單程證的港人內地子女,因輪候期間超出年齡限制而錯失來港機會,決定利用單程證的剩餘名額,讓這批超齡子女申請來港,預計數目至少有數萬人,大部份是30歲或以上的中年人,學者認為超齡子女要適應本港生活可能較難,在住屋及就業方面需要政府協助。
記者:麥志榮 梁德倫
保安局局長李少光昨突然訪問北京,會見內地官員後宣佈,中央同意由4月1日起放寬港人在內地超齡子女來港,港府無法統計有多少人會來港,由於這批人多已結婚生子,未必願拋下家人,而且內地經濟發展一日千里,在內地生活可能比來港更好。
政府消息人士指出,今次放寬主要是處理單程證歷史遺留的問題。在2001年11月1日之前,內地規定港人未滿14歲的子女可申請單程證來港,但在輪候審批期間若超出了14歲,便不會獲批來港,於是在數十年間產生了一批超齡子女。到2001年11月1日起內地更改有關規定,以申請時年齡作為基準。
根據新安排,所有在2001年11月1日前,父或母取得本港身份證時未滿14歲的內地子女,無論當年有否申請過單程證,現時都可以申請單程證來港,由於單程證是用作團聚,如父或母已去世,便會喪失資格。超齡子女來港後可按既有程序,再申請內地的配偶及子女來港。過去10年,單程證共用剩了8萬個名額,所以超齡子女不會影響單程證其他類別的申請。
首批申請料今年底來港
消息人士指出,毋須擔心會有大批人一次過湧來,申請會分批處理,父或母在1979年12月31日或之前取得身份證的子女可優先申請,之後再處理其他人,預計首批超齡子女最快今年底可來港。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指出,超齡子女只是用剩餘的單程證名額來港,未必對本港資源造成很大衝擊,加上本港人口老化,有壯年的新人口加入是好事;但這批人已屆中年,要重新適應本港生活會較困難,可能需再培訓才能投入勞動市場,住屋問題亦可能需要政府協助。
香港人權監察表示,應放寬年齡限制至18歲,及包括領養子女,令更多港人內地成年子女可來港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