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憧憬人幣開放 人行急降溫滙價連續3日創新高

市場憧憬人幣開放 人行急降溫
滙價連續3日創新高

【本報訊】為配合企業走出去,人行前日公佈境內機構《境外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引起外界對人民幣資本賬加快開放甚至可兌換的憧憬;但人行則嘗試對市場熱情降溫,行長助理李東榮昨出席中國進出口企業年會時重申,內地會穩步推進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及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發展,並有計劃、有步驟進行利率市場化改革。
記者:劉美儀、周燕芬

英國《金融時報》及《亞洲華爾街日報》均指,《辦法》顯示人民幣國際化正邁出一大步。高盛報告認為,人行准許經核准境內機構,以人民幣支付境外直接投資(ODI)的試點計劃,是政策發展的重大突破,可達致進一步開放資本賬、提高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使用度、及鼓勵更多內地企業海外參股併購等目標。報告指,國內逾六成ODI是投資於港企業,《辦法》為港企業提供一個龐大的商機。

ODI刺激 中銀升3%

未知是否吸取05年人民幣滙改經驗,當時海外媒體均預期人民幣會大幅升值,惟中國卻選擇根據國情,讓人民幣有秩序升值,故是次人行官員亦出來降溫。
不過,受人民幣ODI刺激,擔任本地離岸人民幣業務清算行的中銀香港(2388),股價昨顯著上升,最高曾升4.04%至28.35元,收報28.05元,升2.94%。
國家主席胡錦濤下周訪美,人民幣滙率持續看俏,開市中間價昨報6.5896,連續第3日創滙改後新高,收市穿6.6,報6.59,較前日收盤價升146點子,滙價最強曾見6.5870,去年底最後一個交易日收報6.5897,為滙改後的收盤新高。
滙豐經濟研究亞太區聯席主管兼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屈宏斌預期,未來5年中國三分一的對外貿易將以人民幣作為結算單位,相當於每年約2萬億美元貿易額以人民幣結算,屆時人民幣會成為全球3大主要貿易貨幣之一。對於內地企業可以人民幣境外投資,他指有利本港人民幣離岸中心發展,去年中國約700億美元境外直接投資金額中,約七成投往香港、亞洲及新興市場。

英銀行開辦人幣兌換

李東榮昨以「未來5年:協調可持續發展」為題,探討如何促進外貿結構優化,加快實施「走出去」等戰略,他指要穩妥推進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擴大人民幣在跨境投資融資中的作用,便利人民幣跨境貿易及投資。同時,亦要繼續推展人民幣滙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滙率彈性及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
人民幣在區內以至歐美市場的接受度愈趨普及,繼中行(3988)紐約分行開展存款兌換等人民幣個人業務後,英國銀行亦先後開辦人民幣兌換服務。北京《金融時報》引述消息指,包括滙豐、巴克萊銀行,已在英國開辦人民幣兌換業務,英國郵局亦參與提供有關服務,並規定每宗交易兌換上限為等值5000英鎊的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