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棋可靠運算電腦難處理人類語言

捉棋可靠運算
電腦難處理人類語言

超級電腦「沃森」在問答比賽戰勝人類,揭開了人工智能新一頁,因為這代表電腦不只能靠機械性運算分析和作出決策,更跨進更複雜的範疇,有能力了解人類的語言和知識,距離科幻小說中真正了解人類意思、跟人類對答如流的電腦,又邁進一步。

語言細微差別難捉摸

過去電腦智勝人腦,都是在西洋跳棋和國際象棋之類。這些博弈遊戲都是可用數學來描述的,電腦靠密集運算數以百萬計的可能棋步,找出最好的一步。隨着電腦運算能力提高,以及人類為電腦設定更聰明的演算法,電腦捉棋超越人類只是「份內事」。
玩《Jeopardy!》這類涉及高度語言能力的問答比賽,卻非電腦天生強項。領導IBM研究小組的費魯奇說:「自然語言是完全不同兩回事。人類寫東西給其他人看,有很多沒有說出口的暗示,有很多細微差別,你差不多有無限方式去說同一件事。」
要做這些語言處理,不能一味靠快。費魯奇披露,「沃森」如果簡單地從頭到尾掃描參考資料找答案,答中的機率只有約1/3。他們花四年時間,為「沃森」增添大量複雜的語言處理演算,像以字眼聯想法去理解雙關語意義,又要有演算法去決定是否有信心作答。
IBM中人透露,在他們不斷調校下,「沃森」持續有進步,現時它有信心作答的問題,有85%機率答中,不過在最近一些不公開的練習賽,「沃森」仍會輸給較詹寧斯和拉特弱的對手。
玩問答遊戲只是手段,IBM指開發有語言處理能力的電腦,可助醫生從大量文字資料尋出有用資訊,協助作出醫療決定,或者助大型商業機構分析所蒐集的大量資料。
美國《華爾街日報》/加拿大《環球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