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年伊始,民生銀行(1988)即宣佈配股集資,上周公佈定向增發A股籌215億元(人民幣.下同)計劃,被小股東炮轟,質疑其是否不公。內地媒體引述民生銀行董事長董文標回應稱,如果不融資,就等於不遵守紀律,明年銀行就沒法開門。
記者:呂雪玲
他稱,「民生銀行沒有犯錯」,增發是因為監管部門要求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再提高兩個百分點,而且民生銀行並沒有選擇公開增發。他說「如果不滿足監管要求,就是不遵守紀律,明年銀行沒法開門了」。
董文標:民行沒有錯
對於增發價格不合理的質疑,董文標稱,增發價定為市場價格的九折是非公開發行的規定。「不能說現在5塊錢,7塊錢賣,這不符合市場規律」。是次配股價為4.57元人民幣。民行09年在港上市集資,折算約267.50億元,當時民行高層曾表示,三年內將不再融資。民行解釋,當時監管層對銀行資本充足率的要求則僅為8%,核心資本充足率為7%。因此,按照當時的監管要求,該行三年內並不需要補充新的核心資本。
但隨着去年巴塞爾Ⅲ的出台,銀監會對銀行資本充足率和風險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截至2010年6月底止,民行資本充足率為10.77%,核心資本充足率為8.32%,在16家上市銀行中排名第11位,已經接近監管機構對資本充足率要求的臨界點。對於外界的質疑,董文標回應稱,「我覺得大家不應該去質疑這件事,而是支持。因為我不是對社會發的,而是對大股東發的,定向增發對銀行的長遠發展是非常有意義的。」
工行:3年內不資本融資
除民行外,農行(1288)早前亦擬發行500億元次級債補充資本,市場關注其他銀行是否亦有集資需要。傳媒引述工行(1398)董事長姜建清在全國工商聯與工商銀行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儀式上表示,工行將加強管理資本,保持資本充足率在監管標準之上,三年之內不再向資本市場進行融資。
工行在去年的A+H供股中,集資約450億元人民幣,計劃完成後,資本充足率升至12%,高於監管機構一般要求的11.5%水平。
另《京華時報》引述招行(3968)消息人士指,儘管銀行資本充足率要求有所提高,該行目前暫無定向增發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