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不熟的朋友見我旅居巴黎多年,周不時在報刊牙擦擦指手劃腳,以為我對當地風土人情瞭如指掌,擔心歐盟四豬範圍會擴充到包含法國,喜歡用關懷的聲氣探問市面經濟狀況。這可難倒半桶水了,不要說生平既不做買賣也不投資,懶起來連街都不出,米多少錢一斤弗曉得,第八區豪宅的千呎小單位幾歐元一呎不知道,怎敢胡亂發表意見?最近又有人問道於盲,靈機一觸找到草根師奶邏輯的答案,振振有詞應對:「睇怕唔係幾掂啩,否則冬季大減價尚未開始,點會度度都有privatesale,而且仲連我呢種二打六都收到請柬?」聽落合情合理,獲得肅然起敬的眼光。
自從家裏添了小侄女,我的購物癮另闢蹊徑,開拓了男裝部以外的新天地,一夜之間愛上留連童裝部。真是無可救藥的性別歧視,侄仔的數目超過半打,除了初初誕生時循例送熊仔狗仔馬騮仔,幾乎一次也沒有替他們買過tee恤吊帶褲,然而現在,商店一呼籲割價大出血,箭步奔往的不是Prada不是MMM不是Lanvin,而是GapKids。小男孩的袖珍衫褲鞋襪也很可愛,當年受黎小姐委託入貨,我已經樂不可支,估不到裝扮小女孩更好玩——其實在意料之中,大人衣飾不是向來女裝較男裝多選擇麼,恨只恨我沒有黃偉文的身家和勇氣,香奈兒她老人家旗下的產品再優美,只好望門興嘆。一揀大半天,除了花多眼亂,也因為庸人自擾的底線,希望挑選的衫仔裙仔,有潛移默化的美藝教育功能,但又不至於靚得滯,培植小妹妹莫須有的虛榮心——自己身受其害,總不想傳染小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