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連續17年獲傳統基金會評選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不過傳統基金日前在記者會上也提出警告,香港這個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地位正被新加坡越追越近,恐怕「一哥」之名遲早會被新加坡取代。
認為建議不切實際
單仁與政府官員談及香港這個「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的美譽,固然是香港一份光榮,但隨着社會轉變,若硬要跟傳統基金那一套指標去做,以求保住「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後果可能更「大鑊」。
該官場中人指出,傳統基金會稱新加坡經濟自由度追上香港,但政府檢視新加坡與香港經濟及法規情況,真的想不通為何新加坡的經濟自由度可以高過香港,因為兩地也有被傳統基金會認為影響營商環境的最低工資,新加坡政府對金融、商業運作的干預,肯定高於香港,起碼港府仍未有像新加坡般,擺明車馬補貼、資助政府想發展的行業,若這樣仍說新加坡的經濟自由度高過香港,政府官僚真的是難以理解傳統基金會評選準則。
除了評選準則令官員莫名其妙外,傳統基金會對香港的建議,有時真的與香港實際社會狀況及主流民情有極大落差。
就以基金會建議減利得稅到15%為例,目前香港主流民意,還在批評政府明益工商界、厚待大財團,甚至官商勾結,若然政府真的照做提出減利得稅,官員笑稱不只民意會全面「反枱」,立法會內左中右政黨必定群起而攻之,還未知能否保住「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這塊招牌之前,政府已經四面楚歌,隨時「死得」,況且在目前香港政治形勢下,政黨要的是扶貧,並非扶商,所以怎樣看也看不到可以落實到傳統基金會提出的建議,否則政府民望再進一步插水,肯定指日可待。
有心理準備失招牌
更有官員感嘆,香港已拿了「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的榮譽17年了,不可能永遠「考第一」,他們也有心理準備,遲早會失去這個金漆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