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面對熱錢持續湧入推高通脹,亞洲各國相繼出招應對,繼泰國周三加息後,南韓昨亦出乎意料加息,消息刺激韓圜升至1111.55兌一美元的兩個月高位。該國政府昨同時宣佈凍結部份公用事業的收費,以紓緩通脹壓力。即將於本月25日議息的印度料亦會加息,馬來西亞則料於首季尾加息。
在南韓總統李明博上周對通脹宣戰,矢言要將通脹率控制在3%之內後,該國央行昨宣佈加息0.25厘,至2.75厘水平,是自去年7月恢復加息後,第三次加息行動。受食品及原材料價漲刺激,該國12月通脹率升至3.5%,是連續第四個月上揚,且連續第14個月高於通脹目標。
凍結公用收費穩物價
南韓央行行長金仲秀在會後聲明中表示,隨着當地經濟持續穩步增長,未來貨幣政策將繼續力求維持物價穩定。
WooriInvestment&Securities分析員ParkJong-youn稱,南韓央行的政策重心已由推動經濟轉至遏止通脹,估計上半年仍會再加息半厘。道瓊斯社調查顯示,受訪分析師一致預期南韓央行下月按兵不動,其中逾60%預期央行3月再加息。
與此同時,南韓政府昨宣佈一系列穩定物價措施,包括凍結電費、燃氣費等公用事業收費、降低入口食品關稅,以及促請鋼鐵商不要加價,以穩定其他商品價格等。南韓財金官員表示,維持物價穩定是今年上半年的首要政策。
資金湧亞洲引發通脹
由於美國為首的發達國仍需靠量化寬鬆措施及低息環境扶持經濟,令資金持續湧入經濟表現強勁的亞洲,促使區內各國相繼出招應對熱錢引發的通脹等問題。
印度央行在12月份按兵不動後,本月25日議息時料恢復加息,加幅最少0.25厘。該國截至1月1日一周的食品價格按年升16.9%,雖較前周18.3%的一年最大升幅放緩,但仍然高企。本月27日議息的馬來西亞央行,料維持利率不變,惟分析員料,該行在首季尾將加息0.25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