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胡錦濤訪美,與美國總統奧巴馬見面在即,人民幣滙率及改善貿易失衡,將再度成為華府向內地施壓的焦點。不過分析指出,一下子要大幅改動進出口關係,殊不容易,滙率大升亦會引發更多熱錢湧入的風險,面對複雜的國際形勢及本身經濟發展需要,輸出資本賬,是調控中國國際收支賬目平衡的合宜及機動策略,加上內地企業不斷壯大,需要尋求海外併購空間,資金及企業「走出去」,將成為未來人民幣國策的主調。
輸出資本賬改善國際收支失衡
中信銀行國際執行副總裁兼司庫陳鏡沐認為,人行公佈境外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試點,是人民幣國際化發展部曲的有序安排,隨着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開展,周邊地區及海外市場對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幣種,越趨接受及加強信心,接踵而來的是推展人民幣作為投資中介工具,從而配合企業走出去的形勢需要,待人民幣可自由兌換時機成熟後,人民幣再演進成為建立儲備貨幣的地位。
ODI將增緊盯FDI防熱錢
本港作為內地授權設立唯一清算平台的離岸人民幣市場,人民幣業務發展方向及速度,亦隨着當局對人民幣國策的調整而不斷蛻變。有分析認為,考慮到熱錢流入及對滙率波動的風險,預期當局未來對資金流出,會較流入的政策更為彈性及開放,鼓吹ODI(對外直接投資)應會較FDI(外商直接投資)更為明顯,資金及企業走出去,將是未來人民幣國際化政策的核心。
香港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敏亦認為,中國資本賬開放,預期單向往外開放一方的進程會更快一點,因為不涉及熱錢流入,構成內地通脹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