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幹細胞治療一直是多種退化性疾病的另類治療希望,醫學界相信可用幹細胞治療心衰竭、柏金遜症、血管退化阻塞等頑疾。香港大學成功研發從人體皮膚中抽取及培養萬能幹細胞,只要四分一大的指甲皮膚組織,未來就可培育成心、肝甚至神經,更是全球首個不用動物細胞培養的幹細胞,料最快三年後臨床應用。
記者:梁德倫
日本科學家早於07年時率先用人體皮膚培植萬能幹細胞,但由於幹細胞極脆弱需採用動物細胞及血清輔助培育,衍生傳播動物疾病基因的風險,也可能因混合了動物和人類基因而互相排斥。
港大醫學院耗三年時間成功研發出毋須動物細胞及血清的幹細胞。負責研究的內科學系臨床教授謝鴻發指,幹細胞可培育成為不同器官細胞,包括心臟、肝臟甚至神經,日後可治療心衰竭、中風及柏金遜症等。
惜不能治癒遺傳病
內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蕭頌華指,研究最大發現是在皮膚抽取出幹細胞後,向其注射一種名為ROCK激酶抑制劑基因,令幹細胞可成功存活保存。現時抽取約四分之一指甲大小的皮膚組織,便能培養出幹細胞,惟培養期間仍要用病毒基因誘導,下一步着眼於在不使用病毒基因的環境下培育幹細胞,「如果用病毒基因,始終有可能將病毒帶咗畀接受幹細胞治療嘅患者」。他補充,幹細胞並非萬能,不能治癒遺傳病,因遺傳病患者體內的基因缺陷,同樣存在其幹細胞中,故依賴自身的幹細胞並不能達至理想效果。
研究又把人工誘導萬能幹細胞衍生出的間葉系幹細胞,移植到肢體血管阻塞的老鼠上,證實幹細胞可形成新血管,改善老鼠血液循環,令約七成老鼠毋須截肢,治療效果較骨髓幹細胞移植的老鼠為佳。港大正建立針對不同疾病的人工萬能幹細胞資料庫,料最快三年後便可應用於臨床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