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東南亞新興市場通脹似有加劇迹象,泰國央行昨宣佈加息0.25厘,調高至2.25厘,令市場憂慮這些國家今年可能連番加息,拖累股市。踏入2011年,亞洲部份股市便出現資金逐步撤離並重新分配的現象,東南亞地區包括印度、印尼、泰國及菲律賓的股市,今年以來跌幅介乎2.37%至5.59%。
印度昨公佈的工廠產量增長正放緩,拖累該國股市七連跌,創下兩年來最長跌浪,累跌7.1%。印度證券交易局資料顯示,截至本周二的四個交易日,海外機構投資者不斷出貨,從印度股市抽走5.2億美元(約40.6億港元)資金。
印度股市4日走資41億
印度金融服務機構IndiaInfoline主席NirmalJain指出,踏入2011年,有三項因素令外資有撤退意欲,包括估值昂貴、窒礙企業開支的高利率,以及正在升溫的通脹。投資者相信,這些新興市場將繼續出現調整。
印尼央行上周維持息率在6.5厘不變。野村證券定息分析師OwenJob指出,此舉反映央行在平衡打擊通脹與資本流入的取捨間選擇了後者,投資者認為,該國通脹風險上升,令當地股市一周內曾挫逾8.6%。
新加坡LionGlobalInvestors投資經理LimFangSuan表示:「對於一些較小型的股市如印尼及菲律賓,股市去年升勢凌厲,誘發投資者拋售套現,通脹只是催化劑。」
由於新興市場經濟基本因素穩健,去年吸引外資大量流入,印度及菲律賓股市升近四成,印度亦升17%,並於去年11月初創歷史新高。
泰加息0.25厘遏通脹
此外,泰國央行昨日一如市場所料加息至2.25厘壓抑通脹,刺激泰銖連升兩天,兌美元升0.4%至30.44泰銖。南韓央行今日議息,分析師對央行會否加息意見分歧。彭博資訊訪問了10位經濟師,當中四位認為央行加息0.25厘,調高至2.75厘,餘下六名受訪者認為央行按兵不動。
不過,歐債危機受控,扭轉韓圜連續三天的跌勢,韓圜曾升0.3%,報1121韓圜。台幣兌美元昨曾一度升2.2%至29.07台幣,創出13年來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