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丁山反對主辦亞運會,一早講明,反對理由主要係香港除咗足球之外,歷史上從來不見有其他運動得到廣大市民支持,香港人幾十年來對足球以外運動並無甚麼熱情,從來不是運動城市,香港人鍾意放假時打麻將多過出外打波,一旦亞運真係在香港舉行,都唔知去邊度搵觀眾嚟營造現場氣氛。亞運從來亦唔係吸引好多外來觀眾嘅運動會,事實上,除咗奧運會之外,有甚麼國際人士會特登去參觀美洲運動會、歐洲運動會、亞洲運動會之類?中國內地人口多,中國喜歡在體育舞台揚威,大城市鍾意辦奧運、亞運,各有不同理由,包括政治在內,香港就犯不着趁熱鬧,以免勞民,嘥大家時間。
但聽到某一啲反對言論(例如陳淑莊在港大辯論)講及要為運動員訂下政策,安排生活至退休後,先至要談申亞,咁就未免奇怪。香港不同中國咁樣有社會主義色彩,中國每每包辦運動員一生編排,由十歲八歲開始集體訓練直至退休後做國家教練,中國運動員其實一生都係職業運動員,與最初嘅奧運會業餘運動員精神不符,不過現在全世界運動員都可以收贊助費,奧運會亦容許職業運動員參賽(如NBA球員),故此西方及奧運會亦不再對中國運動組織有意見。之不過,業餘運動員為興趣與體育精神,職業運動員為金錢,參加比賽,終生不悔,在自由經濟體系,從來沒有政府為任何運動員提供退休生活保障,如果因為辦亞運會而要特別為運動員安排生活(一啲評論員突然連陳學殷事件都怪責埋政府),那麼寫稿員、記者、播音員、評論員……又如何?陳淑莊所代表嘅一派意見聲音,想將香港特區政府變成社會主義色彩嘅政府,請公開講清楚,引發公眾辯論,唔好入埋申亞條數。反對申亞另一條不相干嘅理由就係香港仲要講緊交通津貼,不少人生活在貧窮線下嘅時候,政府有錢應該用於扶貧,唔係辦亞運。扶貧當然係一件好事,但任何地區難道只為了扶貧而不做任何其他事?美國唔駛扶貧乎?印度窮人仲多,做乜要辦聯邦運動會?香港特區又不至於為了亞運而冇餘錢扶助民生嘅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