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家主席胡錦濤下周訪美,人民幣持續升值,昨更升穿6.61關口。與此同時,五大國有商銀──中國銀行(3988)紐約分行又在網址公告,可於當地辦理包括個人人民幣業務,每人每日可兌換4000美元(約2.6萬元人民幣)等值的人民幣,較本港兌換上限為高,箇中玄機值得細味。
記者:劉美儀
據《華爾街日報》網上版報道,是次乃首趟國有商銀在當地進行人民幣交易,亦反映中國當局對人民幣境外交易的一次象徵性支持。
每人每日可兌2.6萬
本港業界預期,人民幣業務在海外的市場發展空間將更加擴大,因本港離岸市場地位獨特,海外涉及的人民幣結算及平盤,會優先選擇香港進行,故海外人民幣業務越加強發展,對本地清算中心地位越有利。
中行公告指,其紐約及華埠分行,可辦理包括存款滙款等個人人民幣業務,並提供跨境貿易結算項下,人民幣企業賬戶及滙款貿易融資等服務。
人民幣昨收報6.6038兌1美元,較前日收市價升162點子,開市中間價則升88點子至6.6128兌1美元,創滙改以來中間價新高。
而滙豐銀行現時提供個人人民幣業務的地區及國家,除本港之外,尚包括澳門、日本、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等。
滙豐銀行香港區業務規劃及策略主管潘漢生表示,該行計劃年內在數個國家增辦個人人民幣業務,暫時會先考慮對人民幣興趣較濃的亞洲據點,但亦不會排除拓展紐約。
他相信,隨着內地經濟規模不斷增長,加上現時人民幣國際流通佔比仍小,未來本港及海外市場的有關業務與需求,將有很大拓展空間。該行香港區個人理財業務主管麥倩華補充,中行紐約分行拓展人民幣業務,對本港影響輕微。
中間價創滙改新高
另外,恒生銀行(011)總經理馮孝忠指,因本港是內地唯一認可的境外清算中心,無論海外任何一個市場進行的人民幣滙兌交易,最終結算地會在本港發生,故越多海外人民幣業務推展,越有利本港人民幣的流通量,及鞏固本港離岸中心地位。
目前本港約有110間人民幣業務參加行,其中約40間為海外參加行,據了解,滙豐及渣打等銀行,已在海外市場提供人民幣個人及企業業務。
金管局發言人說,海外銀行提供人民幣業務,乃因應本身業務及當地客戶需求的自然發展,相信不會對本地人民幣業務構成影響,本港有關業務亦會保持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