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港青力爭上游讀大學

特稿:港青力爭上游讀大學

在香港入大學,要讀好書,也要懂考試;公開試稍有閃失,幾乎就定下生死。政府推行「3、3、4」新學制後,去年末代會考生境況更淒凉,無緣升讀中六的重讀中五也無出路;但高考外亦有其他途徑升讀大學,除杜氏twins選擇重讀中四,不少末代會考運動員也循其他學制,向大學敲門。

彭英杰
喇沙書院 新高中課程中五

周健宏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 基礎文憑

彭英杰:新高中課程較易

一般學生在中七考畢高考後,以大學聯招入讀本港各大專院校,如喇沙書院的港青足球代表馮慶燁,去年會考以17分在原校升讀中六。同樣就讀喇沙書院、應屆中銀香港紫荊盃男校組最佳運動員的港青田徑代表彭英杰,則僅僅不夠分升中六,於是在原校重讀新高中課程的中五。他說:「新課程多了科通識,其他科目就比會考再讀多一點課題,現在我都是同一年入大學。而新高中課程的公開試比高考容易,入大學機會較大。」
至於去年於培英中學重讀中五的港青排球手張詩敏,重考成績未如理想,故決定轉修毅進課程;港隊籃球代表、前英華書院主將周健宏則選擇於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攻讀基礎文憑,之後繼續升讀銜接課程再敲大學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