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的過陽曆年,當地人最興的事,莫過於在一○一大樓看煙花。
二○一一年特別有意思,請了國際煙火大師蔡國強來主持,花了六千萬新台幣,合一千多萬港紙,從零時暖場的「百秒雷鳴」開始,二萬二千發煙火配着交響樂放射,果然大手筆。
大樓上打出「一○○ROC」的圖樣煙花,代表中華民國一百年,「萬丈高樓平地起」、「紅燈籠」、「飛龍在天」等等以書法構成的煙火繼續放。
「百秒雷鳴」的煙花,像是旋轉的燈,或似科幻電影中出現的外星人光線團團轉動,也令人嘆為觀止。
林懷民負責舞蹈部份,以「反思生命,敬獻天地」的主題,透過聲與光和舞蹈的配合,幾百名舞蹈員赤着腳踏水起舞,那麼寒冷的天氣下,也真是陶醉在藝術之中的人方能做到。
高潮在於一位火舞者,在水中燒起了一條龍,手裏抓着龍頭起舞,接着一○一大樓化身為紅燈籠、銀瀑、巨塔、火箭,最後金色煙火在大樓上盤旋,先飛跑,再奔馳,整條金龍瞬間呈現,實現了「飛龍在天」。
音樂方面,以磅礡的人聲配煙花的燦爛,用的是德國作曲家馬勒第二交響曲《復活》的終樂章,選得用心,因為今年是馬勒逝世百周年,有什麼好過以復活向他致敬?
那麼精采的表演,翌日也有人在網上批評,說什麼孫中山的臉,煙花沒全部點亮,象徵中華民國的滅亡,真是到處都有腦殘。
有了文化,別忘記最基本的肚皮,陽曆新年在台灣吃些什麼?當今民生控制在四大超市手裏,街頭巷尾的二十四小時營業,已不是賣麵包或即食麵那麼簡單。超市的面積愈來愈大,擴充到有個角落讓客人坐下吃東西,簡直是小型咖啡室。
新年中各大超市食檔先做好的菜餚,客人一份份買回家加熱就是,肉類有紅燒蹄膀、鍋類有麻辣,家禽類是一碟碟斬好的白切雞,餐廳生意都被搶走。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