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年過半百是婦女患上骨質疏鬆症的高峯期,骨質密度隨荷爾蒙減少而降低,惟體重過輕也是病因之一,有年僅16歲少女患上厭食症,令骨質密度等同60歲婦人。由於患病初期沒明顯病徵,常被婦女忽略,嚴重可引致髖骨或胸椎骨折。
亞太骨質疏鬆基金會創會主席劉明珠昨表示,骨質疏鬆症早期沒有明顯症狀,需透過雙X光骨質密度檢查;女性35歲後骨質逐漸流失,到了約50歲更年期時,密度由高峯減半。但如體重過輕,如體重指標(BMI)(計算方法:體重(公斤)÷身高(米)2)少於19,也屬骨質疏鬆高危患者。近年她曾接觸約10名患者均有厭食症,其中年紀最輕只有16歲,BMI低至16,更停了月經,「骨質密度同60歲阿婆差唔多」,容易因為進食不足影響包括鈣質等營養吸收。
八成人從不檢查
然而市民對骨質疏鬆認知不足,該會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去年11月至12月期間訪問513名35歲至55歲女性,82%受訪者從沒接受骨質密度檢查,73%則不知道骨質疏鬆的併發症。劉明珠醫生引述外國研究指,骨質疏鬆引起的髖骨骨折,患者死亡率達20%,70%則永久傷殘。
年屆76歲的趙婆婆08年被驗出骨質疏鬆嚴重,有次晨運不小心摔跤,需送院救治,結果左手骨折及腰骨受損。要保持良好的骨質密度,劉明珠指成年人每日需攝取1,000至1,200毫克鈣質,喝牛奶、豆腐或綠葉蔬菜等均有幫助;同時需攝取維生素D和適量運動,包括每天曬太陽15分鐘,也有助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