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觀察:曲線思維 吼食品包裝股 - 陳建良

財經觀察:曲線思維 吼食品包裝股 - 陳建良

2011年剛過了一周,不少的投資專家均認為抗通脹是其中一個投資主題。
在這種思路下的投資渠道,通常是找出一些可以跟隨通脹上升的投資項目,認為只要投資在該等項目上,便是成功抗通脹的辦法,例如建議買入「磚頭」,金、銀、銅、鐵及農產品股等。這種「直線思維」,是相信相關產品價格,可隨通脹上升,以求達到保值的效果。
然而,想深一層,這種直線思維之結果,正是百物騰貴,是領導班子最不願見到的情況。所以上述工具只算是保值投資,對社會上「抗通脹」是適得其反。
中國中央政府將會支持的產業,應該是能確確實實抗通脹,即是令到物價能保持穩定的結果。如循這種「曲線思維」,以筆者之見,該仔細留意的是食品包裝股。
為何包裝可以協助抗通脹?筆者舉一個簡單例子,相信讀者會即時明白。筆者投資組織的「諮金會」中有一位食品包裝高層,他道一般人可能不為意,在超市售賣的屋形盒裝牛奶或飲品,包裝及運輸成本,已佔去其售價近一半。現時人工漲、燃油價加的情況下,要減低運輸成本並不容易。如想令牛奶的售價平穩,最方便就是從包裝成本上着手。呢招絕不新鮮,讀者還記得幾個月前有一瓶裝水品牌一箭雙鵰,推出喝完就能「扭樽」使回收體積減少,又可用更薄膠料以省包裝成本的推廣嗎?

紛美可作抗通脹棋子

筆者留意到的本港上市包裝股,主要有4間,分別為紛美包裝(468)、神冠控股(829)、中糧包裝(906)及澳科控股(2300),神冠製造腸衣,未算上述的食品包裝類別;中糧包裝的業務入場門檻低,中糧縱使支持,毛利也未必太吸引,更有紅罐「王老吉」有機會被廣藥與加多寶品牌之爭而失大客之困擾;澳科則從事卷煙包裝,相信中央對煙價並無興趣控制。剩下的紛美包裝生產的屋形盒裝包裝紙「泉林包」,有誘因被政府推動,作為抗通脹的棋子。周四再續。
筆者及相關人士持有紛美包裝

陳建良
寶來證券(香港)資產管理部投資管理董事
本欄逢周二、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