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金融監督院(FSS)昨日表示,將加強對資本流動的監控,當中包括監督金融機構如何獲得外幣融資,以及對外幣資本的管理,以減低熱錢衝擊本土金融市場。
FSS聲明指出,流動性氾濫增加該國資本進出的波動性,加上幾個主要國家之間的滙率戰,仍是環球金融市場面對的風險因素,故有需要加強監察熱錢流動情況,從而降低風險。
憂加息抗通脹 亞幣軟
此外,FSS選出20家對當地市場可能構成系統風險的銀行名單,每年將為它們進行全面的檢查,當中包括當地韓國國民銀行、WooriFinanceHoldings,以及ShinhanFinancialGroup等四大行。
另外,市場擔心亞洲區通脹升溫,會促使區內央行加息壓通脹,對經濟前景及股市投資意欲帶來不利影響,拖累區內貨幣受壓,追蹤區內10隻最活躍貨幣表現的彭博摩根大通亞洲貨幣指數,昨日就跌至近兩周低位。
其中泰銖跌逾1%,而新加坡元及印尼盾亦跌逾0.5%,但新台幣則逆市上升0.45%,是區內唯一向上的貨幣。
有分析員則稱,南韓12月生產物價指數,錄得兩年最大升幅,印尼上月生產物價指數則是近二十個月升得最急,令市場擔心區內息口上升會不利企業盈利和經濟增長,不利股市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