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透視:南蘇丹獨立中石油踩鋼線 - 李大同

環球透視:南蘇丹獨立中石油踩鋼線 - 李大同

非洲面積最大的國家蘇丹,該國南部昨天進行投票,表決是否讓南蘇丹脫離蘇丹宣佈獨立。由於是次投票只有南蘇丹人可參與,如無意外,南蘇丹將成為全球第193個國家。南蘇丹的獨立是中美角力的結果。中國更要在當地測試其「不干預國家內政」的務實外交政策,過程將如踩鋼線,若處理不當,中石油(857)在該地的投資將受重大影響。
事實上,南蘇丹走到了獨立這一步,美國在背後發功的力度着實不少,因為控制全球石油分配仍是華府主要的外交及軍事政策。全非洲最大石油生產國蘇丹,其石油有逾八成蘊藏於南部。

利益分配欠妥恐被沒收資產

中國在當地大量投資,除了希望可確保石油供應外,同時亦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試點,美國當然對此感到威脅。於是,對伊斯蘭教可謂沒有任何好感,又在共和黨擁有龐大影響力的美國福音教派,近年以人道救援為名,暗地裏煽動以基督教徒為主的南蘇丹,脫離以伊斯蘭教徒為主的蘇丹獨立起來的運動。
雖然美國仍在經濟制裁蘇丹,指摘該國向基地組織提供支援,但美國卻一直向南蘇丹武裝組織蘇丹人民解放軍(SPLM)提供訓練,欲扶植其為正規軍,藉此箝制中國在蘇丹的影響力。
南北蘇丹內戰頻繁,自05年雙方簽署停火協議後,主要是靠瓜分出口石油利潤,來維持和平。最近英國組織GlobalWitness發表報告,暗指喀土穆政府私吞賣油利潤,令南蘇丹與喀土穆更加互不信任,影響中石油在當地的運作。
由於中石油很多合約都是與喀土穆政府簽署,南蘇丹一旦宣佈獨立,蘇丹整個控制能源的權力生態將在一夜間改變。若雙方未能就分配石油利潤達成共識,南蘇丹政府可能沒收中石油在當地的資產,由於南蘇丹有98%收入依靠出口石油,喀土穆將選擇關閉輸油管以回應。
近日不少分析指出,要令蘇丹維持和平,南北雙方必須就油元分配有一個清晰協議,而大同相信中國與中石油在這個關鍵問題,將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中國的外交政策自周恩來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後,一直奉行積極不干預政策,以助中國能夠和平崛起。隨着中國走出去,在國際間擔當越來越重要角色,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期望亦越高,在蘇丹達爾富爾大屠殺發生後,國際間向中國施壓要求從中斡旋就可見一斑。對南蘇丹獨立態度不甚了了的中國,亦開始與南蘇丹政府打交道,以務實外交取代「不干預政策」。